典刑奕奕照来今,鹤发鱼轩汝水浔。
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奉裞那闻五百金。
妇德母仪俱不愧,碑铭知已托张林。

【注释】

  1. 典刑:法度。 奕奕:光明照耀的样子,此处指陈叔易学士的名声如日中天。 来今:现在。 2. 鹤发鱼轩汝水浔:用“鹤发”比喻高官显爵,用“鱼轩”形容富贵,用“汝水”暗指汝南(今属河南),即陈叔易的故乡。 3. 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梁鸿与孟光是汉代夫妻,传说他们隐居在山东泰山的草堂里,生活十分清苦,但彼此相爱,相敬如宾。 4. 送葬忽见三千乘,奉裞(fù qián)那闻五百金:意思是说,陈叔易去世时,他的葬礼上突然出现了三千辆车,他死后却连一点钱都没有留下。 5. 妇德母仪俱不愧:意思是说,陈叔易的妻子和母亲都以德行和仪态为榜样,没有让他丢脸。 6. 碑铭知已托张林:意思是说,陈叔易死后,人们为他刻石立碑,把他生前的言行记载下来,作为后世的借鉴。
    【赏析】
    这是一首挽词,写陈叔易的为人处世和他去世后的情形。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开头二句:“典刑奕奕照来今,鹤发鱼轩汝水浔。”意思是说,陈叔易的声名显赫,如同日光普照大地一样,他一生官运亨通,就像坐在装饰豪华的车里游览汝水之滨一样,过着富足的生活。这里用“典刑奕奕”来形容陈叔易的声望远扬,用“鹤发鱼轩”来形容他的富贵身份。
    中间二句:“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意思是说,陈叔易虽然地位显赫,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不愿像梁鸿那样避世隐居,也不愿意像养鸟人那样玩弄鸟儿,而是专心致志地为国家效力。这里的“避地梁鸿”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两人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弄乌莱子”则是形容陈叔易对名利看得很淡,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后面二句:“送葬忽见三千乘,奉裞那闻五百金。”意思是说,当陈叔易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的葬礼上竟然出现了三千辆车,而他死后却连一点钱都没有留下,这让人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陈叔易一生清廉、无私奉献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妇德母仪俱不愧,碑铭知已托张林。”意思是说,陈叔易的妻子和母亲都是以德行和仪态为榜样的人,她们没有让陈叔易丢脸。同时,人们还将陈叔易生前的言行记载下来,作为后世的借鉴,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方式。这里的“碑铭”指的是刻石立碑,把陈叔易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知已”则是指知己朋友,这里指那些了解陈叔易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