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谁亦解丹青,画我羸骖晚出城。
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
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
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送你出城向西,邓州谁人能解丹青画?画我羸骖晚出城。

岁月已经不饶人,年事已高愁更重,末路哪堪送客行。

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

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注释:

  • 诗中“丹青”是指绘画,“羸骖”是指瘦弱的车马。
  • “残年”,指人的晚年或老年时期;“愁了”,指因年老而忧愁。
  • “末路那堪”意思是说在人生道路上走到尽头时,怎么能承受得起送别朋友呢?
  • “寒日”、“分众色”和“暮林”、“寄秋声”,都是写自然景色。
  • “垂鞭”是古代的一种骑马方法,即把马鞭放在马鞍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送客出城西”,直接点明送别之事。次句“邓州谁人解丹青”,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用丹青画出自己的形象。三、四句“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发展,诗人感慨岁月无情,人生苦短,已经到了晚年,却还要为送别朋友而感到忧愁。五、六句“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最后两句“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虽然依依不舍,但最终还是要离开,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