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
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
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

诗解

这首诗以六经、万事为题,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江南丞相孟喜和洛下先生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句解读

  1. 无题 - 这可能是诗歌的题目,也可能是作者的一种创作手法,即不直接表达主题,而是通过其他诗句来暗示或引出主题。这里的“无题”可能是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临时决定的,或者是他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灵感。
  2. 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 - “六经”指的是《易》、《书》、《诗》、《礼》、《乐》、《春秋》这六部古代经典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如日月”比喻这些经典文献的重要性如同天上的日月一般永恒不变。“万事随时更故新”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如同日月交替一样。
  3. 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 - “江南丞相”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文人或政治家,如张九龄等。“浮云坏”形容这位文人或政治家的命运多舛,如同飘浮的云朵最终消失一般。“洛下先生”可能指的是另一位文人或政治家,如韩愈等。“宰木春”形容这位文人或政治家如同春天的树木一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4. 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 - “孟喜”和“京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或术士,他们都有很高的学问和造诣。“改师法”表示这两位学者都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底处有门人”表示他们的学问广为流传,吸引了众多门徒。
  5. 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 - “旧日喜欢读书”,表明过去的自己热爱阅读,渴望知识;“今懒惰读书”,说明现在的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热爱读书,可能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其他原因。“焚香阅世”表示现在的自己通过阅读书籍来理解世界和社会;“了闲身”表示现在的自己已经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累。

译文

六经在天如同日月,万事变化无穷无尽。
江南丞相如同浮云般消逝,洛下先生如同春风般生机勃勃。
孟喜为何要改变师法?京房的门下有众多弟子。
过去喜欢读书如今却懒得翻阅,焚香阅读人生感悟已超然物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哲理性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角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转变,从曾经的积极进取到现在的悠然自得。这种转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