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释】

次韵尹潜感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借景抒情,感慨自己虽为国家效力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

翠华:指天子的车驾,代指皇帝。

白羽:指古代帝王的旗帜,这里比喻高官显爵。

烟津: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因地处长江之滨,烟雾缭绕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为友人尹潜而作的七绝诗。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之情。

首联“胡儿又看绕淮春”,描绘了淮水之滨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胡儿”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曾经在淮水中游猎。诗人用“又看”二字,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于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绕淮春”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叹息犹为国有人”,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里的“犹为国有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才能的无奈。尽管他为国家效力,但似乎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颈联“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则是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里的“翠华”指的是天子的车驾,而“周宇县”则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美好寄托。然而,“谁持白羽静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他担心自己无法像那些高官显爵一样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提拔。

尾联“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则是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这里的“五年”指的是过去五年的时间,而“万里江湖见在身”则是诗人对自己身处江湖、远离朝廷的无奈。

以景结,情景交融,寓意深远。通过对淮水之滨春意盎然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叹,抒发了诗人对个人才华未能得以施展的无奈和失落;最后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