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诗句原文: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译文

  1. 山客龙钟不解耕:山中的隐士身体衰老,不懂耕种,他喜欢开窗而坐,欣赏窗外的自然景色。
  2. 开轩危坐看阴晴:他打开窗子,正襟危坐,观察天空的阴晴变化。
  3. 前江后岭通云气:前方的江水和后面的山岭之间,弥漫着云雾,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4. 万壑千林送雨声:在山谷和树林中,雨滴落下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天籁之音。
  5. 海压竹枝低复举:海上的波涛汹涌澎湃,拍打着竹子,使得竹叶时而挺立,时而低头。
  6. 风吹山角晦还明:风吹过山的转角,使得光线时而昏暗,时而明亮,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7. 不嫌屋漏无乾处:即使房屋漏水的地方没有干涸,他也不在意,因为他关心的是大自然的美景。
  8. 正要群龙洗甲兵:他要像古代的将军一样,用风雨来洗刷自己的盔甲和兵器,迎接新的挑战。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隐士情怀的七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诗人以“山客龙钟不解耕”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一个老态龙钟、不懂农耕的隐士。这种独特的身份背景为下文的写景奠定了基调,也使读者更加期待下文的描绘。

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前江后岭通云气”到“万壑千林送雨声”,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如“海压竹枝低复举”既指海浪拍打岸边,又暗示竹叶随风摇曳;“风吹山角晦还明”既形容风的力量,又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这种巧妙的双关语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一句“正要群龙洗甲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不怕生活的艰难困苦,而是要像古代的将军一样,用风雨来洗刷自己的盔甲和兵器,迎接新的挑战。这种豪迈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观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