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急雨三更闹,客子殊方五月寒。
近得会稽消息否,稍传荆渚路歧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求分析。
首句“芭蕉急雨三更闹”,是写诗人所处之地的气候特点,即夏夜的雷雨天气。“芭蕉”指芭蕉叶,“急雨”指暴雨。“急雨”与“三更”连用,写出了夏夜的雷雨来得快,雨势猛,时间之长,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之大。“闹”字既写出了雷声大、雨点多,也写出了诗人因雷雨而感到的烦闷的心情。
第二句“客子殊方五月寒”,“客子”指旅居他乡的人。“殊方”指异乡,这里泛指异地。“五月寒”说明此地夏季炎热,酷热难耐。“客子”与“五月寒”相照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第三句“近得会稽消息否?稍传荆渚路歧宽?”“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荆渚”今湖北荆州一带,都是江南水乡,风景优美。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近日从会稽传来的消息如何?有没有听说荆楚一带的路已变得平坦宽阔?
最后一句“稍传荆岫路歧宽”,意思是说荆楚之路渐渐变得平坦宽敞了,这是在安慰朋友不要为离家远行而担心,也是对自己即将离别而安慰自己。
【答案】
译文:
芭蕉叶上急促的雨声,好似打雷一般,半夜里还在响个不停,三更时分,天正下着大雨。我身处他乡,在这炎炎五月,却倍感寒冷;不知友人近来可安好,是否听到过关于故乡的消息;听说荆楚一带的道路已经变得平坦宽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43年(唐宪宗元和八年)离开长安时写给友人张祜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