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本题中,“叶楠惠花”是这首诗的题目或诗眼,据此理解即可。
【答案】
(1) 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
注释:无住庵中的年迈居士,在春天到来时进入禅定境界,不再饮酒。
赏析:首句“无住庵中老居士”,以“无住庵中”为背景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主人公的身份,为下文写老居士在春天到来时进入禅定境界做铺垫。第二句“逢春入定不衔杯”,是说这位老居士在春天到来时进入了禅定境界,不再饮酒。这是全诗的核心内容,诗人通过对这位老居士入定的情景描写,表现了他对禅学的热爱和执着,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学精神的高度赞扬。
(2)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注释:文殊菩萨虽然看不见东西,但依然拱手致敬。今天,这朵花的枝头竟然召唤我回来了。
赏析:第三句“文殊罔明俱拱手”,以佛学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心境。文殊菩萨虽然看不见东西,但依然拱手致敬。这是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心境,意思是即使像文殊菩萨这样的高僧,也不能看到眼前的景象,只能拱手致意。第四句“今日花枝唤得回”,是说今天这朵花的枝叶竟然召唤我回来了。诗人通过这一情节来表明自己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佛法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