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琼额黄且勿夸,回眼视此风前葩。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愁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注释】
智琼:即苏轼,字子瞻。智琼额黄且勿夸,是说不要炫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回眼视此风前葩(pā):《世说新语》中记载,晋朝人桓温看到谢万的妻子谢道韫才思敏捷,便问她:“你有什么才华?”谢道韫回答道:“我只有一点,就是常常回头看看丈夫,看看他的风采。”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华。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yǐ):意思是每年春天,家家户户用糖做成了梅花形的灯罩,每年都在冬天里盼望着春天,盼望着梅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世间万物,真假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因为真的东西和假的东西在外表上看是很难分辨开的)。只有在阳光下细细观察才能看出真假,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我现在吃着蜡已经觉得很香甜美味了,更何况还有味道的蜡呢?甘腴:甜美肥腻。
只愁繁香欺定力,薰(xūn)我欲醉须人扶:只担心这浓郁的香气会让人沉迷其中,以至于无法自拔。“薰”通“醇”,指浓厚。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不怕在花丛中醉倒过去,睡上一个月。
是酒是香君试别:这是酒还是香呢?请您试着分辨一下。
【赏析】
《腊梅·蜡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写了腊梅的美丽与芬芳,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首联写腊梅的傲然挺立和美丽动人。诗人通过描绘腊梅在风前的娇艳盛开,以及家家户户都制作成杏蒂状的蜡花,来赞美腊梅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腊梅的喜爱之情。
颔联进一步描绘腊梅的芬芳。诗人以“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为喻,说明腊梅虽然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却有着非凡的品质。只有在阳光下细细观察才能看清真相。
颈联则转向对腊梅的赞美。诗人以“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为引,表达自己对腊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曾经的生活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尾联则将话题转向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只愁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为引,表达了自己对生活中各种诱惑的恐惧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和乐观。最后一句“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