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注释:

  1.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 这句诗中的“石城”指的是石城山,位于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是长江中下游的名山之一;“嵽嵲”形容山峰陡峭、高峻。“城下是江波”,即在石城的脚下,是长江的波涛;“莫愁织绮地”,意思是莫愁曾经在这里织布的地方,这里的织布业发达,所以被称为“织绮地”;“年来战马过”,意思是近年来战马经常从这里经过,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或者地势险要适合骑兵冲锋,因此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1.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 这句诗中的“秀眉使君”指的是宋代名臣范仲淹,他曾任苏州知州,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医国手”意指他有卓越的才能,能够治理好国家;“却把江头无事酒”,意思是他却将空闲时的酒喝掉,没有用来治国。
  1.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 “山川勃郁不平处”描述的是山水之间存在着不平和壮丽的景象;“浇以三杯一搔首”,意思是用三杯酒来浇灌这山河,同时用手轻轻搔头,表示自己对此感到感慨或无奈。
  1.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 “半江楼影白逶迤”描绘了一幅江边的景色,其中一半被白色的楼台影子所覆盖,显得曲折蜿蜒;“想见春流二月时”,意指想象着春天时江水流动的情景,二月时正值初春,江水开始解冻,水流湍急而富有生机。
  1.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 “待予去扫仲宣赋”,意味着诗人打算离开,去完成张芝(字伯英)所著的《汉魏法帖》等书法作品的整理工作,这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工作;“走马还朝亦未迟”,意思是说即使诗人离开,但只要有机会,他仍然可以骑马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服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相结合的抒情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水之美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抱负。
    第一句“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直接点明了诗题中的“石城”,描绘出石城山的高峻和江水的波涛滚滚。第二句“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则转向了对历史的回忆,莫愁织绮地曾是战马经过的地方,展现了古代战场的壮美景象。
    第三句“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则转向了对历史的反思,虽然使君具有治国的才能,但却选择了享受江头的闲适生活,没有用来治理国家。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第四句“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则转向了对自然的赞美,山水之间的不平和壮丽让人感到震撼,而通过饮酒来浇灌这山河,则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或无奈。
    第五句“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则转向了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江边的楼影在阳光下显得洁白而美丽,让人联想到春天里江水的流动。
    第六句“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则是对诗人自己的期待和展望,他打算离开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使离开,他也相信只要有机会,仍然可以回到朝廷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坚持,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