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悠悠四十年,这回弄镜已华颠。
也知枯木春稀到,却想寒灰火复燃。
高尚难攀生有累,往来莫厌喜随缘。
伤心自是离乡客,几度因归上墓田。

【注释】

  1. 甲子应举:指科举考试。
  2. 场屋:考场,科举考试的地方。
  3. 四十年:四十多年。
  4. 弄镜已华颠:形容鬓发斑白。
  5. 枯木春稀到:比喻人生迟暮。
  6. 寒灰火复燃:比喻有希望的人或事物又重新振兴。
  7. 高尚难攀生有累:指高官显位很难得到,因此会有所顾虑和压力。
  8. 往来莫厌喜随缘:指人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过分强求。
  9. 伤心自是离乡客: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悲伤。
  10. 几度因归上墓田:多次因为回家去祭扫坟墓而耽误了行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人生晚年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首句“场屋悠悠四十年”,直接点明了时间,四十年,即四十年前,诗人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坚持到现在。这四十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生的时间,而对于诗人来说,却已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次句“这回弄镜已华颠”,形容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衰老状态。
第三句“也知枯木春稀到”,比喻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迟暮之年,就像枯萎的树木春天到来得很少一样。这里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迟暮的感受。
第四句“却想寒灰火复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渴望,希望像寒冷中的火焰一样,即使被压在地下,也能重新燃烧起来。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五句“高尚难攀生有累”,表达了诗人对高官显位的追求,但同时也意识到这样的追求会带来很多顾虑和压力,因此难以攀登。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矛盾心理。
第六句“往来莫厌喜随缘”,强调了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不应过分强求,要随遇而安。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理解。
最后一句“伤心自是离乡客”,“伤心”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伤感。这里的“离乡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一直在外地求学或工作,没有回到家乡。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四十年科举生涯的经历,以及他对人生迟暮、高官显位的追求和对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