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冰雪姿,黯然宜水墨。
却恐施丹素,翻令涴颜色。
孤山水云深,庾岭林月黑。
晴窗一挥染,想像意俱得。

【注释】

“先生”三句:指苏轼对所藏汤君墨梅的评价,认为梅花清雅绝俗,洁白如雪,宜用水墨画表现。

却恐:担心。施丹素:涂抹彩色。涴颜色:污损了色彩。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西南面。庾岭:在江西南昌南境。林月黑:指月光暗淡。

想像意俱得:形容画家的笔墨功夫深湛,能将想象中的景物都表现出来。

【赏析】

此诗是题跋,写于苏轼与好友同游西湖时观赏所藏汤君的墨梅之后。苏轼曾称赞:“吾昔有《墨梅》诗,以赠汤氏,世或传诵,而未之见其稿也。”(见苏轼《书摩诘后》)今见此诗,可见东坡对友人的赞美之词。

诗的前六句是说梅花洁白无瑕,宜用水墨来表现,但又怕过分地着色,反而使画面失去了梅花原有的神韵。这四句是说明作者对水墨画艺术的见解和追求。

接着诗人又联想到自己欣赏梅花的情景。他站在孤山下、庾岭上,望着皎洁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他想象中所见的梅花,仿佛就是眼前这些墨梅。于是,他拿起笔来,挥洒自如地为梅花作画。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创作的感受。他看到墨梅的线条流畅自然,色彩浓淡相宜,感到心满意足,十分得意。因此,他写道:“想像意俱得”,表达了他对墨梅的喜爱之情和对自己绘画技艺的自信。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墨梅的描写,赞美了它的高洁品质和美丽姿态。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