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这首诗是吴子似所居读书亭的题咏之作。吴子似,字希夷,南宋初年的学者。他隐居在杭州西湖之滨,自号“西湖隐士”。他的学问广博,精于《易经》。

诗句释义:

  1.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注释:古人不可再见,但通过阅读他们的遗著,我们仍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

  2.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注释:真正的智慧并非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和体验才能获得。

  3.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注释:历代圣人的智慧和经验都是非常精微的,如果失去了这些,我们将无法传承下去。

  4.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注释:万物的根本在于一个核心,而其枝叶则是无数个。

  5.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注释:广泛地学习和理解各种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礼仪,就像挖井一样,只有深入地下才能找到水源。

  6.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注释:这是读书的真正目的,通过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我们可以忘记年龄的差异,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交流。

  7.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注释: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应该保持专注和宁静的态度。

  8.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注释:也不要浪费时间,让时间白白流逝。

  9.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注释: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达到纯熟的境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学习过程。

  10.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注释:所有的知识和道理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大海汇聚了百川的水一样。

  11.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注释:又像厨师的刀一样,虽然切割牛的身体,但是不会留下一个完整的部分。

  12.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注释:超越世俗的境界,找到了自己的内心,不需要任何形式的限制。

  13.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注释:书中的知识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在运用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14.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注释:唐代的人喜欢引用前人的诗词来装饰自己的作品,汉代的儒者则过分拘泥于文字的形式。

  15.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注释:随着记忆和背诵的增加,我们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16.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注释:只要足够努力去追求,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17.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注释:这个亭子的名字来源于山,但很难与普通人分享。

  18.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注释:我将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亲近圣贤们的智慧。

  19.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注释: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和道德的力量。

  20.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注释:坐在书桌前,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做,真正的乐趣在于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知识。

赏析:
这首诗是吴子似对读书亭的赞美之作。他通过描写读书的过程和体会,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深度,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力量。他还提醒人们要放下世俗的纷扰,亲近圣贤的智慧,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来领悟知识和道德的力量。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