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
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
云隐济人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疴。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
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湛溪千顷涨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甘比蜜,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
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
不须更记岁与月,只记山前云隐家。
【注释】
荷湖:指西湖,在今浙江杭州。
青山屋上名荷湖:青山上有一座楼阁,上面有一口池塘,名叫荷湖。
太华峰头玉井样:华山的南峰上有个洞,叫做玉井洞,洞口有泉水流出,像玉一样清亮。
谁人种得如船藕:谁能种出这么大的藕?
造物:天。
云隐济人阴德多:云隐是济公和尚,他的行善积德很多。
湛溪千顷涨葡萄:湛溪寺附近有许多葡萄树,长满了葡萄。
自炼还丹成九转:自己修炼成了金丹,练成了九转神仙丹。
方瞳点漆颜长酡(tuó):他的脸像涂了一层红漆,显得红润而光鲜。
飞霞千树结蟠桃:天上有许多仙桃,挂在树枝上像彩霞一样美丽。
湛溪千顷涨葡萄:湛溪寺附近有许多葡萄架,满架都是葡萄。
青壁:青绿色的山壁,这里指山。
青壁爱莲:在山壁上欣赏莲花的美。
俯笑凡人无路觅:看着山下的凡人,笑着他们没有找到路。
身世若为高:我的人生价值和地位很高。
年年来伴枣如瓜:每年夏天,都有枣子和瓜类果实陪伴着我。
只记山前云隐家:记住山上的云隐和尚的家。
【赏析】
《荷湖行》(一作《题赵州洪州水亭》)是南宋诗人林景熙的作品,此诗是一首咏荷之作。作者写自己住在青山之顶的楼阁上,下面有一口荷花塘,荷花盛开,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但作者并没有陶醉于这种美景之中,而是借赞美荷花之美来抒发自己对人间真情的感慨。
首联“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写的是作者居住在青山之上的楼阁中,下面是美丽的荷湖。荷花在人们的印象中常常与神仙居住的地方联系在一起,作者在这里巧妙地将荷花比作神仙的居所。
颔联“全似太华峰头玉井样,花开十丈世所无。”写的是荷花的盛开,犹如太华峰上的玉井一样美丽,花朵开得很大,达到了十丈高,这是世间少有的。作者在这里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荷花的美丽。
颈联“自有天地此山有,谁人种得如船藕?”写的是荷花生长在天地之间,没有人能够种出如此美丽的荷花。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造物不肯轻畀付,付与湛溪云隐手。云隐济人阴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疴。”写的是上天不愿意轻易地将荷花赋予人类,最终将其交给了云隐和尚。云隐和尚为人行善积德,得到了上天的恩赐。作者借用这些典故来赞美荷花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行善积德的赞美之情。
尾联“自炼还丹成九转,方瞳点漆颜长酡。”写的是作者自己修炼成了九转神仙丹,脸像涂了一层红漆,显得红润而光鲜。这里的“方瞳”指的是人的瞳孔呈正方形,“点漆”是指脸上的皮肤颜色像涂了一层油漆一样。作者在这里描绘了自己的外貌,也表现了自己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尾联“甚不爱飞霞千树结蟠桃,甚不爱湛溪千顷涨葡萄。”写的是作者并不喜欢那些飞霞和湛溪的葡萄树,因为那里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的追求,不愿意受到任何束缚和限制。
尾联“蟠桃入口那能甘比蜜,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写的是蟠桃虽然美味,但是入口之后会让人感到苦涩;而湛溪的葡萄则更胜一筹,因为它可以直接品尝到酒的味道。这里的“真珠槽”指的是酒杯,用来形容葡萄酒的清澈透明。作者在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不同体验和感受。
尾联“爱莲往往缘青壁,俯笑凡人无路觅。”写的是作者喜欢在青壁上欣赏莲花的美丽,俯视着脚下的凡人,对他们的困惑和迷茫表示嘲笑。这里的“青壁”指的是山壁上的青苔,“俯笑”是俯视的意思,表示作者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身份有着清晰的认知。
尾联“不知身世若为高,但见照人双眼碧。”写的是作者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和地位是否崇高,但是可以看到自己的脸庞像宝石一样明亮。这里的“碧”指的是眼睛的颜色,形容眼睛清澈而明亮。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自我认识和定位的思考。
尾联“寄语峰头十丈花,年年来伴枣如瓜。”“寄语”在这里是表达祝愿的意思,希望荷花能够每年都陪伴着自己。这里的“枣如瓜”指的是枣子和瓜果,表示自己能够享受到丰裕的食物。作者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愿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