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
龟蒙凫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
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
【注释】
何处鸾笙凤管清:何处,何处有。鸾笙凤管,传说中舜时乐师所吹的乐器,这里指舜时的乐曲。
觉来身世在蓬瀛: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身世如同生活在蓬莱、瀛洲那样神奇美妙的地方。
龟蒙凫峄争趋势:龟山(蒙山)、凫山(峄山),都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神话中的仙人。争趋势,争着向仙境的方向。
恒霍嵩华共仰兄:恒山、霍山、嵩山、华山都是著名的山岳名胜,这里指传说中的四岳,它们共同仰望着同一位兄长(舜帝)。
封禅幸无书献纳: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这里指舜帝祭祀天地的典礼。幸无书献纳,有幸不写书献给皇帝。
洞天尚有路通名:洞天,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
自惭游兴非司马:自惭,惭愧。司马,即子房(张良),这里是自称。游兴,游览的兴趣。非,不是。司马,即张良,这里是作者的自称。
空此生:空余这一生。
【赏析】
《登泰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登泰山后,顿觉身如神女,飘然欲去;颔联用典赞美舜帝的功德;颈联以“恒”、“霍”、“嵩”、“华”四岳并称,表明自己对舜帝的敬仰之情;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不能像张良那样辅佐明君感到遗憾的心情。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高远,语言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