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
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

首句“一跻尼父更谁登”,意为登上了泰山,却不知道还有谁能再登顶。这里的“尼父”指孔子,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

次句“扶日扪参紫翠层”,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阳光照耀下的山峰如同仙人般屹立不倒。这里的“紫翠层”形容山峦色彩斑斓,层次分明。

第三句“四海儿孙向罗立”,意指四面八方的人们齐聚一堂,如同在罗列旗帜一般。这里的“四海”指的是天下,而“罗立”则形容人们汇聚的场景。

第四句“万方稚子走香灯”,描绘了孩子们手执香炉,欢声笑语地游玩的情景。这里的“万方”指各地,“稚子”指的是小孩,而“走香灯”则形容他们手持香炉,玩耍嬉戏的场景。

第五句“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浑噩”指混沌、迷茫的状态,“天地”则代指世界。而“纪废兴”则是指记录或记载历史兴衰。

第六句“长啸一声空八表”,描绘了诗人独自长啸,声音传遍八表的场景。这里的“八表”是指八方,而“长啸一声”则形容他放声长啸的情景。

最后一句“恍疑鹏背坐来曾”,表达了诗人仿佛回到了过去,坐在巨大的鹏鸟背上飞翔的情景。这里的“鹏背”指巨大的鸟背,而“坐来曾”则形容诗人仿佛回到过去,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