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吐毒,烈火四焚。
先王载籍,毕罹其屯。
刘汉崛兴,访索丘坟。
群儒掇拾,百不一存。
绵蕝之野,陋兮叔孙。
胸谋腹断,己学自尊。
致彼古礼,寥落无闻。
勇哉先生,绝类离伦。
追千岁上,以礼立身。
隐居关右,化行于民。
宾嘉丧祭,唯古之循。
坐令邹鲁,复见咸秦。
岩岩泰山,烈烈秋暾。
先生谨严,比德实均。
嗟世习非,诚难具论。
弃礼自快,纷其如云。
感今陈古,歌以斯文。
庶由高躅,起我后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张公亭》。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译文
祖龙吐出毒气,烈火焚烧。
先王的典籍,全都遭受灾难。
汉朝崛起,寻找刘家的坟墓。
群儒拾遗,但只有很少保存下来。
绵亘的田野,简陋的叔孙。
胸中谋划,腹中决断,自我尊崇。
寻求古礼,却无人知晓。
勇敢的先生,与世俗断绝关系。
追求千年之上的道义,以礼立身处世。
隐居在关右,教化百姓。
宾嘉丧祭,遵循古代的规矩。
让邹和鲁,再次见到咸和秦。
巍峨的泰山,照耀着秋天的太阳。
你谨严严肃,品德确实相当。
感叹世人习以为常,实在难以详尽论述。
抛弃礼仪,自行其乐,纷乱如同云朵。
感叹今天陈述古事,歌咏以此文章。
希望从你身上,继承高远的风范。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唐代初年的政治人物张良的赞颂诗。张良是西汉初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被后人尊为“良谋之士”。

首二句“祖龙吐毒,烈火四焚。先王载籍,毕罹其屯。”描绘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对历史变迁的关注。

“刘汉崛兴,访索丘坟。群儒掇拾,百不一存。”则是对刘邦崛起的历史背景的描述,同时也暗示了文人在政治动荡中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绵蕝之野,陋兮叔孙。胸谋腹断,己学自尊。”则是对张良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认为他既有深厚的学问又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致彼古礼,寥落无闻。勇哉先生,绝类离伦。”则进一步描述了张良对于古代礼仪的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最后两句“追千岁上,以礼立身。隐居关右,化行于民。”则是对张良一生经历的总结,也表现了他对后世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赞美张良的品德和成就,展现了李白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现状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