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如皎日,丝毫不隔。
人自迷之,转南为北。
寥寥千载,𧥄𧥄百家。
精罢力惫,言多道遐。
惟吾夫子,神交累圣。
一念全德,千差尽正。
发古关键,推与人同。
学焉得此,作圣之功。
浩乎无倪,体之甚迩。
力扶斯文,仆而复起。
我瞻遗像,非没非存。
传之后裔,愈久弥尊。
有功生民,不下神禹。
非知道者,将谁告语。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道如皎日,丝毫不隔。”
注释:
- “道”:这里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或哲学思想。
- “皎日”:明亮、清澈的太阳。比喻道理清晰明了。
- “丝毫不隔”:没有障碍,没有任何阻隔。
译文:
如同明亮的太阳,其道理是那么清晰无阻,让人一目了然。
2. “人自迷之,转南为北。”
注释:
- “迷之”:迷失,被迷惑。
- “转南为北”:比喻人的思想或行为方向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正确的道路转向了错误的道路。
译文:
人常常因为自己的迷惑而偏离正确的方向,将本应向南走的道路误行向北。
3. “寥寥千载,𧥄𧥄百家。”
注释:
- “寥寥”:形容数量少或者稀少。
- “𧥄𧥄”:形容混乱无序的样子。
- “百家”:这里可能指的是众多学派或观点,但也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诸多学派或思想家。
译文:
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虽然只有极少数的思想家或学者(“百家”)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4. “精罢力惫,言多道遐。”
注释:
- “精罢”:精神疲惫。
- “言多道遐”:话语很多,但道理却难以理解或传播。
译文:
即使一个人努力钻研和思考,但最终可能因为精力耗尽而无法理解深奥的道理或难以传播广远。
5. “惟吾夫子,神交累圣。”
注释:
- “惟吾夫子”:只对我这位老师。
- “神交”:精神上、思想上的沟通。
- “累圣”:累代的圣人。
译文:
只有我这位老师能与我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这比与历代圣人的交流更加珍贵。
6. “一念全德,千差尽正。”
注释:
- “全德”:拥有全部的美德。
- “千差尽正”:所有的差异都已归于正确或完善。
译文:
只要我们心中怀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一念全德”),那么所有的缺点和错误都可以得到改正(”千差尽正”)。
7. “发古关键,推与人同。”
注释:
- “发古关键”:找到古人的关键性思想或方法。
- “推与人同”:推广给其他人看,使其与自己相同。
译文:
发掘古代的关键思想和方法,并将其推广给所有人,使所有人都能得到启发和帮助。
8. “学焉得此,作圣之功。”
注释:
- “学焉得此”: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这些知识。
- “作圣之功”:达到圣贤的境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成就。
译文:
通过学习可以掌握这些知识和智慧,这是成为圣贤所必需的努力和成就。
9. “浩乎无倪,体之甚迩。”
注释:
- “浩乎”:广大、浩瀚。
- “无倪”:没有边际。
- “体之甚迩”:亲身体会它非常近。
译文:
宇宙是如此广阔无垠,但其核心却如此亲近。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亲身体验这一切。
10. “力扶斯文,仆而复起。”
注释:
- “斯文”:这里特指文化、学问等。
- “扶”:支持、维护。
- “仆而复起”:倒下后又重新站起来。
译文:
我们通过努力支持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和学问,尽管有时会受到挫折,但我们仍然会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对知识、道德和教育重要性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人物情感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社会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