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旦前驺出郡闉,松堤石磴自无尘。
寒云明灭天开幕,霜草青红地展茵。
灵刹迥非劳世境,净庵常属悟空人。
更怜万竹千杉色,不问严冬与早春。
解析
游碧照庵
- 平旦前驺出郡闉:早上,在官员的马车声中离开了郡城。
- “平旦”:黎明时分,天刚刚亮的时候。
- “前驺”:前面有马,指的是骑马出行。
- “出郡闉”:离开郡城。
- 松堤石磴自无尘:沿着松树和石板铺设的小径散步,周围非常安静。
- “松堤”、”石磴”:指小径两旁有松树和石头台阶。
- “自无尘”:非常安静,几乎没有人声。
译文
早晨,在官员的马车声中离开了郡城,沿着松树旁的石板路行走,四周十分宁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晨离开郡城后,沿着松林和石阶漫步的诗。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静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远离尘嚣的心境。首句点明时间,次句突出路径的特点,第三句则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清晨画面。
寒云明灭天开幕
- 寒云明灭天开幕:天空中的云彩时明时暗,好像在为天空揭开帷幕。
- “寒云”:天气寒冷,云层厚重。
- “明灭”:云彩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变化无常。
- “天开幕”:比喻天空被云彩遮掩,如同开启了新的一天。
译文
天空中的云彩时明时暗,仿佛在给晴朗的天空揭开序幕。
赏析
此句用“明灭”形容云彩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由暗淡转为明亮的过程,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同时,这种描述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细腻的观察力和对变化的敏感捕捉能力。
霜草青红地展茵
- 霜草青红地展茵:霜后的草地呈现青红色,像是地面上铺上了一层绿色的毯子。
- “霜草”:指经过霜打后的草地。
- “青红”:草地的颜色是青色和红色的混合。
- “地展茵”:比喻草地覆盖了整个地面。
译文
霜打过的草地呈现出青绿色和红色相融合的景致,宛如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赏析
此句通过颜色的变化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霜降时节草地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灵刹迥非劳世境
- 灵刹迥非劳世境:寺庙远离尘世喧嚣,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 “灵刹”:佛教用语,指神圣的寺院或寺庙。
- “迥非”:远远不是,表示距离感。
- “劳世境”:尘世,指世俗世界。
译文
寺庙远离尘世喧嚣,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寺庙与世俗生活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宗教场所所特有的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
净庵常属悟空人
- 净庵常属悟空人:经常有人在清净的地方修行或冥想,显示出心灵的净化。
- “净庵”:清静、洁净的寺庙。
- “悟空人”:修行者,指进行精神修炼的人。
译文
经常有人在清净的地方修行或冥想,显示出心灵的净化。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人们在寺庙内修行的场景,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净化的氛围。这种场景常常出现在诗歌中,用以象征心灵的升华和个人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