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千树占嵌岩,绝胜淮南一小山。
竽籁有时吹木末,天香无限满人间。
悬知彼处有金粟,为见如今闻麝兰。
蹑磴缘崖期采摘,分明如向月中攀。

【注释】

桂岭:山名,在今广西兴安县。

绝胜:远胜。

竽籁(yù lèi):《尔雅·释天》云:“竽,箫也。”《说文》云:“竽,苇束也。”《尔雅》又说“竹有音”,所以这里用“竽”,指箫。

金粟:佛经中称金色的谷物为“金粟”。这里泛指佛教所说的色身。

月中攀:语出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泊船,青枫浦上不胜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桂岭桂花抒发了作者对佛门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世事的超脱。

首联写桂岭之景。诗人登高望远,只见千树桂花,郁郁葱葱,簇拥着岩石;那景色比之于淮南的小山毫不逊色。“千树占嵌岩”,是写花之多,花之大,花之繁茂;“绝胜”二字,则表明诗人对此景的喜爱胜过一切其他景物。

颔联写桂花之香。这两句诗,从听觉和嗅觉两个方面来写桂花的香气。“竽籁有时吹木末”,是说他时而听到箫声悠扬,仿佛从树梢吹来;“天香无限满人间”,则是说那香气远远地弥漫于人间,无处不在。这两句诗,一方面写出了桂花的香气四溢,另一方面则暗示了桂花的幽微,它不是那种直冲霄汉、震耳欲聋的声响,而是像箫那样轻柔细腻,飘渺不定。

颈联写桂花之妙处。这两句诗既赞颂桂花之美,又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悬知彼处有金粟”的意思是说,他猜想那里一定有金粟(即佛家所说的色身)。“为见如今闻麝兰”的意思是说,现在他之所以能够闻到麝兰花香,就是因为曾经到过那里。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佛家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尾联写诗人攀登桂岭的情景。诗人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终于到了山顶。在那里,他采摘了桂花,准备将它献给佛祖。这一动作,既是对佛家的一种礼敬,也是诗人自己对人生、世事的一种超脱。这一动作,既是对佛家的一种礼敬,也是诗人自己对人生、世事的一种超脱。

全诗通过对桂岭美景的描绘和对桂花香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佛家的向往和对人生、世事的超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一种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