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君一日到郊坰,步骑俄逢十数兵。
拂晓见来殊隐约,中宵梦此极分明。
阴山血食当知我,晋帝南巡适从行。
事既奏闻因立庙,坡坨亦复享嘉名。

【注释】

晋阴山庙:指晋王庙,因晋王曾于阴山打猎。相君一日到郊坰:指晋王在郊野中打猎,被一相君发现。阴山、阳山都是地名。阴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北,阳山在河北易县西。步骑:步行和骑马。俄逢:一会儿就遇上了。十数兵:十几名士兵。拂晓见来:早晨遇见了。殊隐约:非常隐秘,难以辨认。中宵梦此:半夜梦见这些事。极分明:非常清晰。血食:祭祀用的动物的血肉。当知:应该知道。晋帝南巡适从行:晋王南巡时正好追随其后。事既奏闻:事情已经奏闻朝廷。立庙:建庙立碑纪念。坡坨:即坡陀,山名。亦复:也。享嘉名:享有好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相君与晋王相遇的事,诗中有对相君的赞美,也有对相国的讽刺;有对阴山的描写,也有对晋王南巡的叙述,全诗内容丰富多彩,结构严谨。

首联“相君一日到郊坰,步骑俄逢十数兵”,写相君与晋王相遇的事。郊坰,郊外原野。俄逢,一会儿就遇上了。相君是指晋王身边的亲信大臣张相,他因为得到晋王的赏识而得以亲近。

颔联“拂晓见来殊隐约,中宵梦此极分明”,写相君与晋王相遇后的情景。拂晓,清晨。中宵,半夜。梦中相见,说明两人关系密切,相得甚欢。

颈联“阴山血食当知我,晋帝南巡适从行”,写相君与晋王的关系。阴山,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北。这里以阴山为比喻,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晋帝南巡,指晋王南巡时正好追随其后。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应当知道您是相国,您南巡时我也跟随着。

尾联“事既奏闻因立庙,坡陀亦复享嘉名”,写相国因有功于国家而被皇帝封立庙宇,同时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事既奏闻,意思是事情已经上奏给朝廷。因立庙,意思是因为被封为相国而被建立庙宇来纪念。坡陀,山名。这两句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已经向朝廷奏明之后,因为被封为相国而建立了庙宇,所以也享有好的名声。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封建官场的复杂心态:一方面要依附权贵,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清高的节操,这种矛盾的心态在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