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独立天地间,太华绝尖一何峭。
子房不肯下萧曹,伯夷本自轻周召。
往来舞袖拂云霄,醉里扁舟凌海峤。
凤饥肯向鸡求餐,玉洁不与蝇同调。
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
穷涂李白友俗人,岁晚杜甫交年少。
前门长揖后门关,当面论心背后笑。
云门轻与凡耳弹,夜光莫怪儿童诮。
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
人间对面九疑峰,未许冲风鼓无窍。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绝交行(第一句)
  • 关键词:“男儿”、“太华”、“子房”、“萧曹”、“伯夷”、“云霄”、“鸡”、“餐”、“玉洁”
  • 译文:男子汉独立天地间,华山之巅多么峻峭。
  • 赏析:这句诗用“男儿独立天地间”描绘了一位英雄豪杰的形象。他独自站立在广阔的世界里,象征着独立和坚强。而“太华绝尖一何峭”,则进一步强调了他身处险峻之地,如同华山那样高耸入云,难以逾越。这里的“太华”指的是华山,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著称。整句诗通过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
  1. 子房不肯下萧曹(第二句)
  • 关键词:“子房”、“萧曹”、“伯夷”、“周召”
  • 译文:张良不愿意屈身于萧何、曹参这样的臣子之下,也不愿追随伯夷、柳下惠这样轻视权贵的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张良对于自己人生选择的坚持和执着。他不愿意成为像萧何、曹参那样的臣子,更不愿意成为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隐士。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于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追求权位和名声。这种价值观在当时封建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了张良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
  1. 往来舞袖拂云霄(第三句)
  • 关键词:“往来”、“舞袖”、“云霄”
  • 译文:他来往于人间,衣袖翩翩起舞,仿佛拂过云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人物在世间行走时的情景。他的舞袖随着身体的动作轻轻摆动,似乎触及了云端。这样的动作不仅展现了人物的优雅和灵动,也暗示了他与世隔绝、独来独往的性格特点。这里的“云霄”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和境界。
  1. 醉里扁舟凌海峤(第四句)
  • 关键词:“醉里”、“扁舟”、“海峤”
  • 译文:在醉酒之中,他驾驶扁舟穿越海中的山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人物在醉意中畅游大海的场景。他的扁舟在海浪中穿梭,仿佛穿越了海中的山峰。这里的“海峤”指的是海上的山峦,寓意着人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整句诗通过对人物醉后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风采。
  1. 凤饥肯向鸡求餐(第五句)
  • 关键词:“凤饥”、“鸡”、“餐”
  • 译文:凤凰如果饥饿,难道会向鸡乞讨食物吗?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凤凰与鸡进行对比。凤凰是国家的瑰宝,地位尊贵;而鸡则是家禽,地位低下。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哲理:真正的强者不会向低贱者低头,不会因为一时的困境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这句诗强调了人物的骄傲与自尊,也体现了他坚守道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1. 玉洁不与蝇同调(第六句)
  • 关键词:“玉洁”、“蝇”、“同调”
  • 译文:就像玉石一样纯洁,不会和苍蝇那样肮脏的东西混为一谈。
  • 赏析:这句诗再次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玉石与苍蝇进行了对比。玉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情操,而苍蝇则象征着肮脏和卑鄙。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观点:只有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不被世俗所污染。这句诗强调了人物的清正廉洁,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
  1. 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第七句)
  • 关键词:“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
  • 译文:山势高峻道路断绝,客人稀少而繁忙的景象也不曾见到。到了太阳落山,店铺空空如也,人们争相离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荒凉的画面。山路崎岖,客旅稀少,连忙碌的身影也难觅踪迹。太阳落山时,人们纷纷离开,留下了空荡荡的街道与店铺。这里的“日晏”指太阳落下的时候,“廛空”则是指店铺空无一人。整句诗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
  1. 穷涂李白友俗人,岁晚杜甫交年少(第八句)
  • 关键词:“李白”、“杜甫”、“俗人”、“年少”、“穷涂”、“交年少”
  • 译文:穷困潦倒之时,李白结交了许多庸俗之人,而杜甫却结交了一些年轻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伟大文人命运的不同看法。李白曾经在政治斗争中受挫,一度陷入低谷,但他并未沉沦,而是结交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而杜甫则在乱世中艰难生存,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断奋斗,最终成为一代文豪。这里既展现了两位文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也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李白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自信,而杜甫则更加坚韧不拔地追求理想。
  1. 前门长揖后门关,当面论心背后笑(第九句)
  • 关键词:“前门”、“后门”、“长揖”、“论心”、“背后笑”
  • 译文:面对朋友,我恭敬行礼;背后却有嘲笑之声传来。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心理和遭遇。他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谦逊和礼貌(“前门长揖”),但背后却被人嘲笑(“背后笑”),这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这里的“长揖”指的是拱手作揖表示尊重或敬意,而“背后笑”则是指在背后议论或讥讽。整句诗揭示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往往需要隐藏真实情感的一面。
  1. 云门轻与凡耳弹,夜光莫怪儿童诮(第十句)
  • 关键词:“云门”、“凡耳”、“弹”、“夜光”、“儿童诮”
  • 译文:云门寺的和尚轻轻弹奏音乐,夜晚的光也不会引来小孩的嘲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的生活状态。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俗的喧嚣(“轻与凡耳弹”),不受外界影响(“夜光莫怪儿童诮”),体现了他的超然和洒脱。这里的“云门”指的是佛教寺院名,而“夜光”则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整句诗通过对比和尚的心境与世俗世界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1. 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第十一句)
  • 关键词:“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
  • 译文:严君平被世人抛弃官场,自己认为很好;老子懂得这个道理,并不羡慕他。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自我的态度。严君平被世人抛弃官场,但他自己却觉得很好,这说明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不再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名誉地位。而老子也懂得这个道理,不羡慕严君平的做法,表明他也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的“老子”指的是古代道家学者老子李耳,而“渠所要”则是指他想要追求的东西。整句诗通过对严君平等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我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