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为关以为暴,物价何止相倍蓰。
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馀遗。
真珠作襦锦作裤,白玉为饭金为糜。
苍天苍天此何人,遘此大疾谁能医。
无食吾欲食其肉,无衣吾欲寝其皮。
谁能为我覆八溟,一洗世界无疮痍。
丝麻粪土被天下,菽粟水火赒民饥。
风后力牧不可起,吾辈碌碌安能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悯农》。
诗句释义及译文:
- 物贵日甚
- “物”:指物品,“贵”:昂贵,“日甚”:日益。这句诗描述物品价格日益增长,物价飞涨。
- 译文:物价日益上涨。
- 自从为关以为暴,物价何止相倍蓰
- 自:自从,“为关”:指设立关卡,“以为暴”:认为是一种暴政。这句诗讽刺了统治者设置关卡,盘剥百姓的行为。
- “物价”:物品的价格,“何止相倍蓰”:数量不止增加一倍或五倍。这句诗表达了物价上涨的严重性,以及这种状况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 译文:自从设置关卡以来,物价已经翻了数倍。
- 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馀遗
- “衣食”:指食物和衣物。“为大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这句诗强调了衣食对于人的重要性。
- “剿绝”:彻底断绝。这句诗表达了在官府的压迫下,普通人的生活已经陷入绝境。
- 译文:人的衣食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现在已经被彻底断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了。
- 真珠作襦锦作裤,白玉为饭金为糜
- “真珠”:珍珠,“襦”:短衣,“裤”:长裤,“白玉”:指玉器,“饭”:指粮食,“糜”:粥糜,“金”:金属货币。这句诗描述了贫苦百姓的生活困境,他们用珍珠和白玉作为衣服,以金银作为食物,甚至连粥都吃不起。
- 译文:珍珠制成的短衣和长裤,白玉作为粮食和金钱。
- 苍天苍天此何人,遘此大疾谁能医
- “苍天”:苍天,“此何人”:这是什么人,“遘”:遇到,“大疾”:严重的疾病,“谁”:谁能够治疗。这句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 译文:苍天啊苍天,这是哪个人所遇到的,遇到如此严重的疾病,谁又能治疗呢?
- 无食吾欲食其肉,无衣吾欲寝其皮
- “无食”、“无衣”:没有食物和衣服,“其”:代指他人,“肉”和“皮”都是比喻,意为吃掉别人的尸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对民众的同情。
- 译文:没有食物,我想要吃掉他的肉;没有衣服,我想要穿着他的衣服。
- 谁能为我覆八溟,一洗世界无疮痍
- “谁能”:谁能,“覆”:覆盖,“八溟”:指广大的水泽,“疮痍”:创伤,“无疮痍”:没有创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恢复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 译文:谁能为我覆盖广大的水泽?一洗天下的创伤。
- 丝麻粪土被天下,菽粟水火赒民饥
- “丝麻”、“粪土”:指普通的纺织品和泥土,“菽粟”:“粟”是小米,“菽”是豆类,“水火”:水灾和火灾,“赒”:救济,“饥”:饥饿。这句诗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
- 译文:普通的纺织品和泥土被天下所使用,而农民却饱受水灾和火灾之苦。
- 风后力牧不可起,吾辈碌碌安能追
- “风后”:指南朝宋明帝,“力牧”:传说中的黄帝,这里借指英明的领袖或者贤臣,“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安能追”:怎么能够赶得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悲观情绪。
- 译文:像风后的力牧那样有才能的人不可起用,我们这些庸碌无能的人又怎么能追赶上他们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频针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李频表达了他对统治者盘剥百姓、造成社会动荡的强烈不满,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困苦、难以维持基本生存的同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够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李频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