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汲清泉灌药畦,西风篱落豆初肥。
溪童趁日烘渔网,山妇迎寒织雨衣。
棋散石台仙客去,松摇花崦野猿归。
尚嫌居处邻村近,又欲移家入翠微。

【注释】

  1. 题友人山居:题,书写。题目是《题友人山居》。
  2. 汲(jí)、清泉:用辘轳等工具从井里汲水。
  3. 篱落:竹篱、木栅之类。豆初肥:指豆苗刚长出时,豆子很小。
  4. 溪童:在溪边放牧的小孩。趁日烘渔网:利用日光烘干鱼网。
  5. 山妇:在山上织布的女子。迎寒织雨衣:趁着天气寒冷,织制冬衣。
  6. 棋散:棋局结束,棋子分散。石台:石质的台子。仙客:仙人。仙客去,指仙人离去。
  7. 松摇花崦:松树摇晃着花荫。崦,小山。野猿归:指山中的野兽回到山林深处。
  8. 尚嫌:还嫌。邻村近:靠近村庄。
  9. 翠微:青翠的峰峦。
  10. 又欲:又想。
    【译文】
    自己从井中汲来清水浇灌药畦上的草药,西风吹拂着篱笆上的豆苗刚刚肥壮。溪边的童子趁着太阳光把鱼网烘干;山里的妇人迎接着严寒把布匹织得暖和。棋局散了,仙客离开了石台,松树枝摇动着花影,野猿回到了深林之中。还嫌住得太近邻村,还想搬进那青翠的峰峦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友人隐居山居的作品。诗写主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全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山居的环境与生活情态,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恬淡闲远,富有情趣。
    首句“自汲清泉灌药畦”写主人亲自从井中汲水灌溉药畦。这是隐居生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作者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表现出主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第二句“西风篱落豆初肥”,则写篱笆上的豆苗刚刚长出来。这两句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是都围绕着隐居的生活展开,因此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西风、篱笆、豆苗,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郁的隐者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的隐居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愉悦之情。
    第三四句“溪童趁日烘渔网,山妇迎寒织雨衣”,则分别写溪边的童子趁阳光把渔网烘干,山里的妇人趁着寒冷把布匹织成衣物。这两联同样是写景,但它们所展现的是隐居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和活动。溪童子和山妇人都是隐者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他们的行为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第五六句“棋散石台仙客去,松摇花崦野猿归”,则是写隐者离开后的情景。这里的“仙客”指的是隐者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他们曾经在这里下棋聊天。而“松摇花崦”则是指山林之间的景色。当隐者离开后,这些景物依然存在,只是不再有人欣赏它们的美丽。
    最后一句“尚嫌居处邻村近,又欲移家入翠微”,则是写隐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里所说的“邻村近”可能并不是指真正的邻居,而是说隐居的地方太近村庄,容易引起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移家入翠微”则是指迁往更加幽静的地方居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