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偷恋小窗阴。恨芭蕉、不展寸心。暗语近、阳台远,奈秋宵、砧断漏沈。
月明欲教吹箫去,隔骖鸾、空留怨音。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
【注释】
碧梧:梧桐。小窗阴:指小窗外的月光。恨芭蕉:怨春光易逝。暗语近:暗中诉说着远别之情。阳台:传说中有巫山神女,在阳台上与情人相会。奈秋宵:怎奈秋天夜晚。砧断漏沈:捣衣声中断了,漏壶的水也沉下去了。月明欲教吹箫去:明月将照我而去。骖鸾:即“骖鹤”。空留怨音:徒然留下怨恨的声音。天涯阻:指两地相隔遥远。此是:指这一场离别。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首句写女子独处幽居,怀念丈夫;下片写女子因丈夫远行,思念成疾,以致夜不能寐,愁肠百结,更兼秋雨之夜,捣衣之声断绝,而明月却似有意照归人,故作此词以寄相思。全词委婉缠绵,哀婉动人。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
词的上片写景抒情。“碧梧偷恋小窗阴”一句,写梧桐树上的蝉鸣,似乎有情意,偷偷地依恋着小窗下的幽暗,暗示出闺中少妇的心情。“恨芭蕉、不展寸心”,写少妇怨恨春光易逝,无心欣赏,只把一腔愁思寄托在“芭蕉”之上。“暗语近、阳台远,奈秋宵、砧断漏沈。”两句,写少妇深夜难眠,暗中向远方的丈夫倾诉衷肠。“阳台”,神话中的仙山,这里借指远别的丈夫所在的京城。《高唐赋》中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意思是说:我在巫峡的高山上,早晨是朝云,晚上是暮雨,朝朝暮暮都盼望着能见到你一面。“暗语近”,就是暗暗地诉说着离情。“奈秋宵”三字写出少妇的孤寂无聊以及内心的痛苦和忧愁。“砧断漏沈”,用李璟《摊破浣溪沙》“夜深霜冷月沉沉,此时无计到伊门”的意境。砧声断续,漏声沈沈,都是表现夜深人寂的情景。
下片写景抒情。“月明欲教吹箫去”二句,写少妇在月光照人的夜晚,想要吹箫排遣愁绪,但见那月色如水般皎洁,自己却无力挥动玉笛,只有徒然留下哀怨的余音。“从此是、天涯阻”句,点题,表明这次离别是天各一方,永无重逢之日。“这一场、愁梦更深”,写少妇的愁梦更加浓重,因为这场离别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生离死别。
整首词通过写少妇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