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赋梅花诗,拟继三百五。
昔闻林居士,幽栖贲岩坞。
琼章虽在人,玉树已埋土。
湖山今寂寥,五云谩无雨。
夫君擅文章,颇以诗自许。
芬芳春草生,光芒夜珠吐。
人间再生岛,名在诗书圃。
锦囊贮西施,佳丽生百妩。
翱翔道家山,文采动人主。
阳春定能和,白华应可补。
后生谁敢当,柏直口尚乳。
老夫幸未疲,腰剑犹能舞。
【注释】:
- 谁赋梅花诗,拟继三百五。——谁曾写过赞美梅花的诗歌?想继往开来,成为第三百五十首。“三百五”,古时以三百六十为一周期,故称“三百五”。
- 昔闻林居士,幽栖贲岩坞。——我以前听说林居士,隐居在山中。“林居士”,泛指隐士,“贲岩”指山名。
- 琼章虽在人,玉树已埋土。——虽然梅花的美丽像白玉一样,但已经埋在了泥土之中。“琼章”,比喻美丽的文章或事物,“玉树”,比喻美好的人才,“埋土”,“埋没”。
- 湖山今寂寥,五云谩无雨。——现在的湖山多么寂静,连天上的祥云也不肯降落。”湖山”,代指山林,”五云”,指天上的云彩,”妄”(wàng),虚妄。
- 夫君擅文章,颇以诗自许。——你擅长写作文章,经常以写诗自傲。
- 芬芳春草生,光芒夜珠吐。——春天里芬芳的花草开放,就像夜间明珠吐出光芒照耀人间。“芬芳”,形容花香四溢,“光芒”,“光芒”,指光亮,“夜珠”,比喻月亮,此处用来形容珍珠。
- 人间再生岛,名在诗书圃。——这个人间的美景仿佛是蓬莱仙岛上的再生之地,它的美名被记在了《诗经》和《尚书》这两部古代典籍的园地之中。“《诗经》”和“《尚书》”都是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这里用来象征文化和历史。
- 锦囊贮西施,佳丽生百妩。——精美的锦囊里收藏着绝世美女西施,她的美貌使天下的女子都为之倾倒。“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传说她以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闻名于世。“妩”,美丽的样子。
- 翱翔道家山,文采动人主。——他如同在道家山中自由飞翔一般,他的文采令人钦佩。“道家山”,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文采”,才华和风采。
- 阳春定能和,白华应可补。——如果阳春三月能够和韵,那么白华秋月就一定可以补完。“阳春”,春天的阳光和煦宜人,这里比喻好的诗词;“白华”,秋天的月光洁白如霜,这里比喻优美的诗句。“和”和韵,“补”,完善,补充。
- 后生谁敢当,柏直口尚乳。——年轻的诗人怎么敢于担当重任?他说话还像是乳牙未脱。“柏直”,比喻年轻有才;“乳”,乳牙,这里比喻年轻。
- 老夫幸未疲,腰剑犹能舞。——我已经年老但精神不衰,我手中的宝剑还能舞动。“幸未疲”,幸运的是没有疲倦,“腰剑”,指佩带在身上的宝剑;“犹能舞”,还能够舞蹈。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六句,每句七个字,每句的平仄声调都相同,音律和谐悦耳。此诗以梅花为题,咏梅抒怀,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及对人生哲理的体悟与感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高远清新,富有哲理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艺术、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