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砻爪距擅场屋,拟与群俊争殊科。
惟黄与李岂易得,一二自抵三千多。
回思争雄六战国,竞致宾客寻干戈。
黄金筑台礼郭隗,玉盘进手延荆轲。
鸡鸣狗盗何足数,虽欲定霸终蹉跎。
大哉皇宋圣人出,日月双丽君臣和。
岁时金穰玉烛润,纪功泰山崖可磨。
平生慷慨慕荆国,自誓中立无邪颇。
异时与子共勋业,请效夔契赓尧歌。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磨砻爪距擅场屋,拟与群俊争殊科。
译文:我努力研磨爪子,准备在科举考试中与众多俊才一较高下。
关键词:磨砻、爪距、场屋、群俊、殊科
注释:磨砻(磨练)是比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爪距是形容手指修长;场屋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场所;群俊表示众多的优秀人才;殊科是指不同的科目和等级。
赏析:诗人通过磨砻爪距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要在科举考试中与众多俊才一较高下的决心和信心。惟黄与李岂易得,一二自抵三千多。
译文:只有像黄、李这样的贤人,才是难得一见的,而我们只需要一二个这样的人,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千多人。
关键词:黄、李、贤人、难遇、一二、三千多人
注释:黄、李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如诸葛亮、李靖等;贤人是品德高尚的人;难遇表示难以遇到;一二指的是少数几个;三千多人表示数量众多。
赏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黄、李这类贤人的难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贤人的渴望和尊敬之情。回思争雄六战国,竞致宾客寻干戈。
译文:回想当年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相争斗,纷纷派遣宾客寻找武器。
关键词:回思、争雄、战国、宾客、干戈
注释:争雄表示争夺霸权;战国时期指战国时代,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宾客指的是各国派出的使者或顾问;干戈是用来战斗的武器。
赏析:诗人通过对战国时期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激烈竞争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黄金筑台礼郭隗,玉盘进手延荆轲。
译文:用黄金筑成高台,用来向郭隗示好;用玉盘献上美食,来招揽荆轲。
关键词:黄金、筑台、郭隗、玉盘、荆轲
注释:筑台表示建造高台以示敬意;郭隗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这里用来比喻贤人;玉盘是珍贵的餐具,用来盛放美食;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这里用来比喻贤能的人才。
赏析:诗人通过用黄金筑台和玉盘进手的方式,表达了对贤能人才的重视和礼遇之情。鸡鸣狗盗何足数,虽欲定霸终蹉跎。
译文:虽然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道,但即使想要称霸天下也是徒劳无功的。
关键词:鸡鸣狗盗、何足数、定霸、终蹉跎
注释:鸡鸣狗盗指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聪明;何足数表示不值得一提;定霸表示想要称霸天下;终蹉跎表示最终一事无成。
赏析:诗人用鸡鸣狗盗之徒的比喻,讽刺了一些人在政治斗争中只会耍小聪明而无法成事的行为。大哉皇宋圣人出,日月双丽君臣和。
译文:伟大的宋朝圣人出现了,日月同辉,君臣和睦。
关键词:皇宋、圣人、日月、双丽、君臣和
注释:皇宋指的是宋朝这个历史朝代;圣人在这里代指宋朝的君主;日月双丽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光辉灿烂;双丽表示双重的辉煌;君臣和表示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赏析:诗人通过对宋朝圣人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君臣和睦的美好祝愿。岁时金穰玉烛润,纪功泰山崖可磨。
译文:每年的丰收和吉祥都如同金色的庄稼一样丰盛,记录功绩的泰山岩壁可以磨砺。
关键词:岁时、金穰、玉烛、纪功、泰山、崖可磨
注释:岁时指的是一年之中的不同时节;金穰表示丰收的景象;玉烛指的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纪功指的是记载功绩;泰山岩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可磨表示可以用来磨砺和磨光。
赏析:诗人以泰山岩壁为喻,赞颂了国家每年都能取得丰收和吉祥的美好景象。平生慷慨慕荆国,自誓中立无邪颇。
译文:我平生以来就仰慕楚国的风采,发誓要坚守正义,不做奸邪之事。
关键词:平生、慷慨、荆国、自誓、中立、无邪颇
注释:平生指的是一生;慷慨指的是豪爽、大方;荆国指的是古时楚国;自誓表示发誓;中立指的是不偏袒任何一方;无邪颇指的是不做奸邪之事。
赏析: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生平和誓言,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的敬仰和自己坚守正义的决心。异时与子共勋业,请效夔契赓尧歌。
译文: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我一起建立功勋事业,请效法夔契赓尧之歌。
关键词:异时、子、共勋业、效法、夔契赓尧之歌
注释:异时指的是未来的时光;子指的是你或者你们;共勋业表示共同建立功勋事业;效法表示学习榜样;夔契赓尧之歌是一首赞美舜帝和禹王的歌曲,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未来与朋友一起建立功勋事业的期望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