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
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
门掩鸦栖后,钟鸣月上初。
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注释】
好景入新夏:好的风景进入夏天。
幽人卧弊庐:闲居的人躺在简陋的房子里。
廊腰得风远:走廊的屋檐因为受到风吹而显得更加修长。
树罅见星疏:树缝中可以看到稀疏的星星。
门掩鸦栖后:门关了,乌鸦也飞走了,表示夜已深。
钟鸣月上初:钟声响起的时候是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
青灯尚堪近:一盏青色的灯光还可以用来读书。
读了残书:读完了已经读过一遍的书。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夏日夜晚静卧陋室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志趣和清雅的情趣。
首联写诗人在夏天夜晚的所见所感,“好景”指美好的风景;“入”,来到;“新夏”,夏季;“新”,新来;“幽人”,隐士;“卧弊庐”,躺在简陋的房间里休息;“廊腰”即走廊,“得风”即受风,“远”,遥远;“树罅”即树洞,“见星”,看到天上的星星,“疏”稀疏。
颔联写诗人在夏天夜晚的所见所感。“门掩”句,写诗人关上房门,不让乌鸦飞走;“鸦栖”句,写鸟儿们不再喧闹,安静下来,表示夜已深。两句写诗人闭门不出,欣赏美景,享受着宁静的夜晚,表现出诗人恬淡的心境。
颈联写诗人在夏天夜晚的所见所感。“钟鸣”句,写诗人听到远处寺庙里敲响的晚钟声;“月上初”句,写月亮刚刚从东方升起来。两句写诗人听到晚钟声知道时间已经很晚了,但仍然没有离开书房去睡觉。
尾联写诗人在夏天夜晚的所见所感。“青灯”句,写诗人点燃一盏青色的灯光继续读书;“残书”,即读过一遍的书。两句写诗人在夏日夜晚依然在书房里读书,表现出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