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虽迫老,吏责未妨书。
言议思公瑾,英雄陋本初。
移灯近床榻,听雨落阶除。
回首山南戍,流年一纪馀。
诗句释义
- “再用前韵不以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再次使用前一首诗歌的韵律,但是没有按照常规的顺序。这里的“前韵”指的是之前已经使用的押韵方式,而“不以次”则表达了一种随意或者创新的态度。
- “壮心虽迫老”: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年岁已高,但内心的壮志仍然强烈。这里的“壮心”指的是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迫老”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雄心壮志可能受到限制或者衰退的感觉。
- “吏责未妨书”:这句话表达了虽然面临着官员的职责(即“吏责”),但是并不妨碍他写诗(即“书”)。这里的“吏责”指的是工作上的责任或者任务,而“书”则是指写作或者书写。
- “言议思公瑾”:这里使用了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周瑜的名字,意味着在讨论或者议论时,会想到周瑜的事迹和品质。这里的“言议”指的是言论或者讨论,而“公瑾”则是对周瑜的尊称。
- “英雄陋本初”:这句诗表达了对周瑜的敬佩之情,认为他的英雄气概是值得学习的典范。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英勇的人,而“陋本初”则表达了对周瑜最初时期的敬仰。
- “移灯近床榻”: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在床上点燃了一盏灯,可能是为了阅读或者写作。这里的“床榻”指的是睡觉的地方或者床铺。
- “听雨落阶除”:这句诗描述了听到雨声的情景,可能是在室内听到外面雨声的描绘。这里的“阶除”指的是台阶下面,即室内外之间的空间。
- “回首山南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可能是回忆起曾经驻守山南的经历。这里的“山南戍”指的是山南地区的防御工事或者要塞。
- “流年一纪馀”: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觉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这里的“流年”指的是流逝的时间,而“一纪馀”则表达了一年以上的时长。
译文
再用前韵不以次,
壮心虽迫老,吏责未妨书。
言议思公瑾,英雄陋本初。
移灯近床榻,听雨落阶除。
回首山南戍,流年一纪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联想。首句“再用前韵不以次”,表达了诗人想要再次使用前一首诗歌的韵律,但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顺序,体现了诗人的创新精神和对诗歌传统的挑战。第二句“壮心虽迫老”,则表达了尽管岁月已晚,但内心的壮志依然强烈,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风貌。第三句“吏责未妨书”,表达了即使面临工作责任,也不妨碍诗人的创作,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专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提及周瑜等历史人物,展示了诗人对于英雄品质的敬仰。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场景,引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联想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