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无留照,残河亦已倾。
坠枝双鹊袅,黏草一萤明。
暑令忘三伏,凉飕逼五更。
为怜荷泻露,故起绕池行。
【注释】
落月:指月亮落下。无留照:没有留下余辉。残河:指河流已经流淌干涸。亦已倾:也倒伏了。坠枝双鹊(què):坠落的树枝上,有两只喜鹊。袅(niǎo):下垂貌。黏草一萤明:粘附在草丛中的萤光。一:代词,代指一只。五更:夜半时分。为怜荷泻露,故起绕池行:因为怜惜荷花沾着露水,所以起来绕着池塘走。
【赏析】
《露坐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所作的一组诗,共两首。第一首写景抒情,第二首则描写作者夜晚散步时所见之景。此诗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淡雅。
前两句“落月无留照,残河亦已倾。”是说,月亮已经落下,没有留下余辉;河流也已经干涸,已经倒伏。这几句是写诗人夜晚散步所看到的景色,也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
第三联“坠枝双鹊袅,黏草一萤明”,是说,坠落的树枝上,有两只喜鹊,粘附在草丛中的萤光。这两句是写诗人夜晚散步时所见到的景物。这两句是写景,但也可以理解为是写人——即诗人自己。这两句中“坠”字和“黏”字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喜鹊和萤火虫的状态。
后两句“暑令忘三伏,凉飕逼五更。”是说,炎热的暑气已经消失,凉爽的风已经吹到天明。这四句是写诗人夜晚散步时的所感,也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这四句中“忘”字、“逼”字都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夜深仍不愿早睡的心情。
最后两句“为怜荷泻露,故起绕池行。”是说,由于怜悯荷花沾着露水,所以要起来绕着池塘走走。这两句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四句的解释。这两句中“怜”字、“故”字、“为”字都是用得极为精当。
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在暮夏之夜,因怜爱荷花而不得不起来绕池走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