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不知旦,气衰先觉秋。
有时浮小艇,随意宿沧洲。
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
更须多种竹,搔首送悠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击破法来具体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则要逐句翻译全诗,并注意关键字词的提示作用。

本题要求学生先写出原诗句,然后写出译文,最后写赏析。

【答案】

①睡美不知旦(睡得很舒服,不知道天亮了)。②气衰先觉秋(身体衰老了,感到秋天来临的气息)。③有时浮小艇(有空闲时划着小船游玩)。④随意宿沧洲(随便在湖中一宿)。⑤未恨名风汉(没有遗憾于名扬四海)。⑥惟求拜醉侯(只求拜见酒仙)。⑦更须多种竹(还要种更多的竹子)。⑧搔首送悠悠(搔头思考,送走悠悠岁月)。

赏析:

此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开头二句,点明作诗的原因:诗人因身体衰弱,常常在梦中度过长夜,而早晨醒来还不知道太阳已高照大地。这两句是虚写,为下文写实际生活作了铺垫。

第三、四句,写李白闲适的生活情趣。诗人经常泛舟江湖,随心所欲地在江湖上游荡,有时就在江中搭起帐篷住宿。“不恨”二字,表明李白对自己这种生活态度并不以为意,他自得其乐,心满意足。

五、六句,写李白的志趣。李白渴望结交天下豪杰,所以常以酒仙自负。“未恨”二字,表现了作者的自信和自豪;“惟求”二字,表现了他对酒仙的仰慕之情。

七、八句,写李白的心愿。他希望在晚年能像古代著名的隐逸之士陶潜一样,在家乡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种竹”二字,表明他的愿望。

写诗人的感慨。诗人想到自己年事已高,时光飞逝,不禁惆怅不已。“搔首送悠悠”,既指白发增多,也暗示了岁月流逝之快,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