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齿人谁及,高门世共荣。
始终膺备福,稚老遇升平。
纶綍褒嘉事,乡闾恻怆情。
吾诗傥传世,亦足见平生。
太恭人谕氏挽辞
太恭人,即唐顺陵县(今陕西旬阳县)令谕德之女。顺陵,汉昭帝时置。元鼎六年(前111年),立为皇后。后生武帝,是为汉宣帝。顺陵县令,即喻德之父。顺陵县在陕西省南部,距长安约二百里。顺陵县令的女儿,嫁给了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后来成为太子的妃子。
《太恭人谕氏挽辞》,哀悼已故的太恭人谕德。
【注释】
太:尊称;恭人:古代女子的一种称谓。
耄齿(mào chuǐ):年老。齿,年龄;耄,老年。
高门世共荣:指家族世代荣耀。门阀贵族世代享有荣华富贵。
终(zhōng):最终;膺(yīn):接受、承受。备福:享受天赐予的福分。备:尽、享尽、承受。
稚(zhì):幼小、年少;老:年纪大。
遇:遭受;升平:太平盛世,国家安定。
纶綍(lún bù):皇帝下韶令时的文告。褒(bāo):赞扬、表彰。嘉事:值得称赞的事情。
乡闾(xiāng lǘ):家乡邻里。恻怆情:悲伤、哀痛的情绪。
吾诗傥能传世,亦足见平生:如果我的诗能够流传到世间,也足以证明我的一生。傥(tǎo):倘若;见:表现、显现;平生:人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对已故妻子宗氏的追忆之作。
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第一二句写宗氏生前为人处世的品格。“耄齿”,年老。“人谁及”,谓谁能比得上?“高门世共荣”,谓世代显赫,声名显赫。第二句以“荣”字总括前句,表明其家世代显赫的原因。第三句写宗氏生前所受到的待遇。“始终膺备福”,谓她一生始终受到皇恩的庇护。“稚老”,“稚”是幼小,“老”是年老。“遇升平”,谓在太平盛世中,受皇恩而生活安定。“稚老”两句以“稚”字领起,“幼小”“年老”相对照,既写出宗氏年轻守寡,孤苦无依,又写出她在丈夫去世后,仍得到朝廷的庇护和礼遇。第四句写作者对宗氏的思念和悼念之情。“纶綍褒嘉事,乡闾恻怆情”,这两句说,皇帝下韶令表彰她的事迹,家乡邻里都很悲伤。“纶”,皇帝颁发的文书,这里指诏书。“褒嘉”,指表彰她生前所做的事。“乡闾”,乡里邻里。“恻怆情”,悲伤的感情。这两句以“恻怆情”领起,用两个动词“褒”、“悲”,分别表示皇帝对她生前事迹和乡里邻里感情的反应。最后一句点明题意,表明自己对她的怀念和敬仰。
此诗语言简洁朴实,直抒胸臆,表达了李白对亡妻宗氏的深情怀念和敬仰之情,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