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岁云暮,翻书夜向阑。
足僵知火尽,目钝觉灯残。
跃浦鱼惊獭,穿林犬逐獾。
三年纳微禄,无愧得心安。

寒夜

闭户岁云暮,翻书夜向阑。

足僵知火尽,目钝觉灯残。

跃浦鱼惊獭,穿林犬逐獾。

三年纳微禄,无愧得心安。

注释:

  • 寒夜:指夜晚的严寒天气。
  • 闭户岁云暮:关上门,一年已经接近尾声了。
  • 翻书夜向阑:在寒冷的夜里,翻开书页。
  • 足僵知火尽:由于寒冷,脚冻得僵硬,知道灯火已熄。
  • 目钝觉灯残:因为视线模糊,感觉灯光也渐渐暗淡。
  • 跃浦鱼惊獭:在池塘里跳跃的鱼惊动了水中的獭。
  • 穿林犬逐獾:在树林中奔跑的狗追赶着獾。
  • 三年纳微禄:三年来,我得到了微小的收入作为俸禄。
  • 无愧得心安:没有辜负自己的良心和期望,内心感到平静。

赏析:
《寒夜》这首诗以描绘寒夜的寂静和孤独为主题,通过诗人自身在寒冷中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闭户岁云暮”,直接点明了时间已是年末,家家户户紧闭门户,预示着一年的结束。接着第二句“翻书夜向阑”,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仍坚持读书,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足僵知火尽,目钝觉灯残”,诗人因长时间阅读而感到脚冷、眼睛疲劳,意识到夜已深,灯火渐弱。这两句通过对夜晚环境和身体感受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跃浦鱼惊獭,穿林犬逐獾”,则转入了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在寒冷的水域中,鱼跳跃惊吓到了水中的獭;而在树林中追逐猎物的狗,又让獾感受到了威胁。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敏锐和细致。

最后两句“三年纳微禄,无愧得心安”,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这三年的不懈努力(微禄指的是微薄的俸禄),终于获得了一定的收入,感到满足和自豪。这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生活状态,也是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心态平和的原因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寒夜的描述,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坚韧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