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安义命,所遇委之天。
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
虽云发种种,未害腹便便。
高卧茅檐下,羹藜法不传。
注释:儒生安义命,所遇委之天。
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
虽云发种种,未害腹便便。
高卧茅檐下,羹藜法不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儒生为主题,通过描写儒生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表达了对儒生的赞美之情。
首句“儒生安义命”,意为儒生安于义命,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义命”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准则。儒生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修养,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的事物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次句“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意为儒生虽然贫穷,但他们的用度却可以与九鼎相提并论。这里的“九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诗人认为儒生虽然物质条件不佳,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充实的,他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是金钱买不到的。
第三句“虽云发种种,未害腹便便。”意为尽管儒生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性格却很豁达开朗。这里的“种种”和“便便”都是形容人的性格特征,表示儒生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却不拘小节,胸怀坦荡。
第四句“高卧茅檐下,羹藜法不传。”意为儒生喜欢隐居在简陋的环境中,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的“羹藜”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方式,表示儒生过着朴素的生活。而“法不传”则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是独特的,不会被其他流派所接受。
这首诗通过对儒生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的描绘,表达了对儒生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儒生虽然物质条件不佳,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充实的;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却不拘小节;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会被其他流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