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
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
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
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夏夜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
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
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
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注释:
- 乞骸:请求退休。
- 安晚节:保养晚节。
- 月暗:月光昏暗。
- 枭鸣:指乌鸦叫。
- 船归:船回来。
- 犬吠门:狗在门口叫。
- 藜羹:用藜草做成的粥。
- 糁:豆粒。
- 黍酒:高粱酿酒。
- 酦(kui):米酒。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灯前:点灯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首先,诗人以“乞骸安晚节”表达了自己对晚年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希望以平和的心态度过余生。接着,“养疾卧空村”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乡村中休养身体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
在夜晚时分,诗人观察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声响。月色虽暗,但并不影响枭鸟的叫声;船归来,伴随着犬吠之声,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生气和温暖。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夜晚的环境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诗中的“藜羹、”黍酒“等字眼,传达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美好向往。而“稚子能勤学”则展示了孩子们勤奋好学的情景,与前面的宁静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句“灯前与细论”,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诗人身上,他可能在夜晚与家人或朋友一同围坐,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这种交流和分享,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温馨和谐,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