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学虽违俗,犹为一腐儒。
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工夫。
正复安三径,宁忘奏六符。
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
【注释】
孤:指孤独。学:指学问。虽:即使,表让步。违俗:违背世俗。腐儒:迂腐的儒者。占:凭借,依靠。夜梦:夜间做梦。验工夫:验证自己的功夫和水平。正复:也。安:使……安宁。三径:三条小路。奏六符:上奏六次。残年:晚年。区区:谦词,自谦。
【译文】
我虽然独学无成,但仍然是一个迂腐之儒。
家贫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夜间梦见周公,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即便生活安定,我也不忘上奏朝廷。
我年岁已高,自知能活的日子不多了,因此自愧不已。
【赏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与无奈,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孤学虽违俗,犹为一腐儒”,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孤独,却依然坚持学习,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的“孤学”是指独自学习,而“违俗”则表示他并不盲目地追求世俗的认可,而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两句“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工夫”则是诗人在困境中仍不忘学习的真实写照。这里的“家贫”指的是物质生活的贫困,“占力量”则表示他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学习,而“夜梦验工夫”则表明他的学习并非空洞无用,而是通过梦境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
诗的中间四句“正复安三径,宁忘奏六符”,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应该像周文王一样,即使生活安稳,也要勤于政事,向天子汇报国家的大事。这里的“三径”指的是三条通向朝廷的道路,暗示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一句“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自己年老将至,知道自己能活的日子不多了,因此感到惭愧和无奈。这里的“残年”指的是晚年,“自怪”则是自问自答,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的学习经历、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慨的描绘,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有志之士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他的诗句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