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径依山曲,柴扉并水开。
不因行药出,即为觅诗来。
戒婢挑蔬甲,催儿斸芋魁。
随宜也能饱,漂母未须哀。
舍南杂兴三首:诗句释义与译文
莎径依山曲,柴扉并水开。
- 注释:在山坡上铺设的小路(莎径)弯曲地延伸,而旁边是一条通向水中的木制门(柴扉)。
- 译文:在山坡上铺着的小路曲折蜿蜒,旁边有一条通往水边的木制门。
不因行药出,即为觅诗来。
- 注释:没有因为需要采药就出门,而是寻找诗歌的灵感。
- 译文:没有因为需要采药就出门,而是寻找诗歌的灵感。
戒婢挑蔬甲,催儿斸芋魁。
- 注释:告诫女仆挑选蔬菜和甲壳类动物(如甲壳虫),催促孩子挖掘芋头。
- 译文:告诫女仆挑选蔬菜和甲壳类动物,催促孩子挖掘芋头。
随宜也能饱,漂母未须哀。
- 注释:根据情况也能吃饱,不必像贫苦人家那样感到悲哀。
- 译文:根据情况也能吃饱,不必像贫苦人家那样感到悲哀。
赏析
《舍南杂兴三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之一。全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这些平凡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第一句“莎径依山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山路旁覆盖着绿色的草地,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莎径”指的是用草铺设的小路,给人一种古朴而自然的感觉。
第二句“柴扉并水开”进一步丰富了这个画面,一扇木制的门横跨在小溪上,仿佛与大自然完美融合。这里的“柴扉”指的是用木头搭建的门,而“并水开”则暗示着门的存在使得水流更加顺畅。
第三句“不因行药出”则转向日常生活,诗人并没有因为需要采药而离开家门,而是继续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这里的“行药”可能指的是外出采集药材,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
第四句“即为觅诗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是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这里的“觅诗”指的是寻找诗歌的创作灵感,而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本身。
最后两句“戒婢挑蔬甲,催儿斸芋魁”则展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诗人告诫女仆挑选蔬菜和甲壳类动物,而催促孩子挖掘芋头的行为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琐事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力。
《舍南杂兴三首》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美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这种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