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衰翁适得闲,一秋无事掩柴关。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饮酒已衰犹爱客,著书初毕可藏山。
此生终羡渔家乐,小艇常冲夕霭还。

秋夜出门观月

六十衰翁适得闲,一秋无事掩柴关。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饮酒已衰犹爱客,著书初毕可藏山。
此生终羡渔家乐,小艇常冲夕霭还。

译文:
六十岁的老翁现在终于有了空闲时间,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事情,于是便关上柴门出去观赏明月。
一群大雁飞过凄冷的沙场,一轮圆月升出了在云雾弥漫的天海之间。
酒喝得有些少了却依然喜欢和客人一起畅饮,自己已经写完了一本书可以回去隐居山林。
我一生都羡慕渔民的生活,每天傍晚的时候乘着小船返回家中。

赏析:

首句“六十衰翁适得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状态。一个“适”字,表现了作者对闲暇生活的珍惜与向往。接下来,“一秋无事掩柴关”,则描绘了诗人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没有繁重的工作和杂事,可以自由地出门赏月的情景。这里的“柴关”,既指诗人居住的房子,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二句“雁来惨淡沙场外”,则是对诗人赏月时所见之景的描写。大雁南飞,给原本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然而,“惨淡”一词,却透露出一种萧瑟之感,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心情的缘故。这里的“惨淡”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进一步衬托出他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月出苍茫云海间”,是对诗人赏月时所处环境的具体描绘。月亮从云海中升起,照亮了整个天空,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这里的“苍茫”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广阔和辽远,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云海间”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位或心境的高远和超然。

第四、五句“饮酒已衰犹爱客,著书初毕可藏山”,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尽管他已经年老力衰,但在品酒赏月的同时,他并不感到孤独和寂寞,反而还能享受到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此外,他还完成了自己的著作,准备回去隐居山林。这两件事情,一方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既有追求也有满足。

最后一句“此生终羡渔家乐,小艇常冲夕霭还”,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他渴望像渔民一样,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过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田园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像渔民一样,随时都能回到自己的家园,享受那份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以赏月为线索,通过对月光下的景象、人物情感以及人生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