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薄霭过清明,减尽重裘觉体轻。
正午轩窗无树影,乍晴阡陌有莺声。
酿成西蜀鹅雏酒,煮就东坡玉糁羹。
扪腹翛然出门去,春郊何处不堪行。
【译文】
清明时节和煦的东风,吹散了浓密的云雾。
脱去厚重的裘衣,感到身上格外轻盈。
午日阳光照耀轩窗,没有树影投映在窗上。
雨过天晴,田野间小路,传来莺声阵阵。
酿成西蜀鹅雏酒,煮就东坡玉糁羹。
吃饱喝足之后,我扪心自问:春天郊野,哪里不可行?
【注释】
和风薄霭:和风,春风;薄霭,微云。
减尽重裘(qiú):穿脱轻暖的皮袍子。
正午:中午时分,指一天中白昼最长的时候。
无树影:没有树的影子。
莺声:鸟鸣声。
酿成:酿制。这里指酿造酒。
西蜀鹅雏酒:四川名酒。
东坡玉糁(shǎn)羹:苏轼《东坡》诗:“玉糁羹美胜熊掌”,玉糁是肉羹的一种,用肉丁、肉汁等煮成,味鲜美。
扪腹(mén fù):扪,摸;腹,腹部。比喻饱食后身体舒畅。
翛然:闲适的样子。
不堪行:不能行走。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成都草堂作客期间,春暮时所作。首联写清明节后乍晴,天气转暖,使人顿觉舒适;颔联描绘草堂轩窗无树影,而阡陌间却有莺声;颈联则点出自己酿制的“鹅雏酒”和品尝的“玉糁羹”;尾联表达了一种闲适心情。全诗语言清丽,情调闲雅,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