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闲愁抵酒浓,试寻高处倚枯筇。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鸣雁沙边惊客橹,行僧烟际认楼钟。
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

晚眺

秋晚闲愁抵酒浓,试寻高处倚枯筇。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鸣雁沙边惊客橹,行僧烟际认楼钟。

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

注释:

晚眺:傍晚时分观赏景色,登高远望。

秋晚闲愁抵酒浓:秋天的晚上,我满怀愁绪,酒喝到一半,仿佛能将我的愁绪都喝掉。

试寻高处倚枯筇:我试着寻找一处较高的地方,靠着一根枯竹竿站立。

云归时带雨数点:当云彩归去的时候,还带着几滴雨珠。

木落又添山一峰:树叶已经落下,山头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山峰。

鸣雁沙边惊客橹:在沙洲边,听到大雁叫声,让我想起了远方的船只。

行僧烟际认楼钟:行走中的僧人在烟雾缭绕的地方,能听到寺庙传来的钟声。

个中诗思来无尽:我心中充满了诗意,似乎无边无际。

十手传抄畏不供:担心这首诗会被很多人传抄,以至于无法供应给需要的人。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天傍晚时分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心中的孤独和忧郁。

首句“秋晚闲愁抵酒浓,试寻高处倚枯筇。”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傍晚时分,因为心中愁绪难以排解,于是决定找一个地方坐下,倚着一根枯竹竿,眺望远处的风景。这里用“秋晚”和“闲愁”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忧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心中有无尽的愁绪,也要勇敢面对,寻找出路。

第二句“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高处眺望的景象。当云彩开始消散的时候,天空中还带着几滴雨珠;而树木也开始凋零,山头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山峰。这里的“云归”、“木落”和“山一峰”三个关键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第三句“鸣雁沙边惊客橹,行僧烟际认楼钟。”描绘了诗人在沙洲边听到了大雁的叫声,以及在烟雾缭绕的地方看到了僧人的身影。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于佛教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个中诗思来无尽,十手传抄畏不供。”表明诗人的诗思如同江海一样宽广,无人能够完全理解和领会;同时他也担心这首诗会被人们传抄太多,以至于无法供应给需要的人。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也表现出了他对诗歌传播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