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縠纹微起伏,天如卵色半阴晴。
偶来竹下支颐坐,却向藤阴曳杖行。
西埭人喧荻船过,东村灯上纬车鸣。
幽居应接真无暇,莫讶经年懒入城。

【注释】

縠纹:绉纹。

却向:又向。

纬车:古代妇女纺织用的机杼,也泛指织机。

【译文】

水面荡漾着微风的涟漪,天空像鸡蛋黄一样半阴半晴。偶尔来到竹林下支颐坐息,又转向藤荫下曳杖而行。西埭村传来人声喧嚷,荻船划过东村时,纬车声也响起来。幽居之地应接真无暇暇,别怪经年我竟懒于进入城市。

赏析:
首联“水作縠纹微起伏,天如卵色半阴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水面上泛起的微细波纹,以及天空中那一半明亮一半暗淡的云彩。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好的环境中。

颔联“偶来竹下支颐坐,却向藤阴曳杖行。”描述了诗人在竹林下的悠闲时光。在这里,诗人支颐坐,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而他又转向藤荫下,拖着脚步漫步。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西埭人喧荻船过,东村灯上纬车鸣。”则是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西埭村传来人声喧嚷,荻船上传来划桨的声音;而东村则有人在灯火通明的地方织布。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尾联“幽居应接真无暇,莫讶经年懒入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的幽居之地应接真无暇暇,不需要羡慕那些忙碌的城市生活。他宁愿选择这样的宁静生活,也不愿意频繁地出入繁忙的城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