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境常忧豁可憎,苦留终不受丁宁。
主贫何恨客辞去,木老元知叶自零。
未害朵颐临肉俎,但妨叩齿读仙经。
从今有酒须勤买,莫学骚人要独醒。
【译文】
年纪渐长常忧虑,豁达可憎苦留不住。
主人贫穷客人离去,树木衰老树叶零落。
未害口舌临肉俎上,但妨叩齿读仙经。
从此有酒须勤买,莫学骚人要独醒。
注释:
- 一齿动摇似不可复留:牙齿摇动,好像无法再次停留。
- 丁宁:告诫、叮嘱。
- 木老元知叶自零:树木老去自然知道叶子会掉落。
- 朵颐临肉俎:大口吃饭,面对肉类。
- 叩齿读仙经:口中念念有词诵读《道德经》。
- 有酒须勤买:如果有酒,一定要经常购买。
- 莫学骚人要独醒:不要像屈原那样独自清醒。
赏析:
这首五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首联“晚境常忧豁可憎,苦留终不受丁宁”表达了诗人晚年时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认为豁达的人生态度才是最值得推崇的。颔联“主贫何恨客辞去,木老元知叶自零”则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使主人贫穷,客人离去也是一种常态,就像树叶飘零一样自然。颈联“未害朵颐临肉俎,但妨叩齿读仙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物质享受上并不追求奢华,而是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尾联“从今有酒须勤买,莫学骚人要独醒”则是对后人的劝诫,指出在世俗中生活不必过于清高,而是要懂得享受人生的点滴乐趣。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名利、得失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