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残发雪侵冠,冉冉清愁用底宽。
把卷昏眸常欲闭,投床睡兴却先阑。
惟须酒沃相如渴,未分人哀范叔寒。
雨霁定知梅已动,佩壶明日试寻看。
诗句释义及注释:
- 萧萧残发雪侵冠:“萧萧”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这里比喻雨后空气中的清新与凉爽。“残发雪侵冠”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打湿头发,仿佛被雪花覆盖的景象。
- 冉冉清愁用底宽:“冉冉”形容轻柔、缓慢,这里指心情的忧郁和愁思逐渐扩散开来。“清愁”,通常指因天气或环境引起的不快情绪。“用底宽”,即这种忧愁为何如此宽广。
- 把卷昏眸常欲闭:“把卷”,即拿起书籍阅读。“昏眸”指眼睛因阅读而感到疲劳,视线模糊不清。“常欲闭”表示想要停止阅读,休息一下。
- 投床睡兴却先阑:“投床”,躺下。“睡兴”,即睡觉时的兴趣或兴致。“阑”,结束、终止。“却先阑”,意味着虽然有睡意,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书读得太久)使得入睡的意愿被打断。
- 惟须酒沃相如渴:“惟须酒沃”,意思是需要借助酒来缓解口渴。“相如”,指汉代著名词人司马相如,以其才情著称。“渴”,极度渴望。“酒沃”在这里暗指以酒解渴,象征着通过酒精来暂时忘却忧愁。
- 未分人哀范叔寒:“未分”,不知道、不区分。“人哀”,指他人的同情或怜悯。“范叔”,即范晔,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寒”,指寒冷、凄凉。这句话可能表达了在孤独或无助时,他人给予的安慰或同情是多么的宝贵和温暖。
- 雨霁定知梅已动:“雨霁”是指雨后天晴。“梅已动”,指的是梅花已经开放。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雨过天晴之后,可以预见到梅花已经盛开。
- 佩壶明日试寻看:“佩壶”,指的是佩戴的酒壶。“明日”,指未来的日子。“试寻看”,意思是尝试去寻找并看看。这句话似乎预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机会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
译文:
雨后的世界充满了清新和宁静,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我拿起书籍阅读,尽管眼睛因阅读而感到疲劳,但还是忍不住要继续阅读。我想要入睡,但因为书中内容太过精彩,让我难以放下。我试图通过饮酒来缓解我的口渴,但不知是否能真正消除我的忧虑。我不确定是否有人能够理解我此刻的孤独和无助,但我仍然希望有人能给予我一些温暖和安慰。雨后的天空晴朗了,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梅花将会盛开。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寻找并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和深刻的人文情感。诗中的每个意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如“雨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梅已动”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生机。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