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鹅黄染柳丝,似催邻曲踏青期。
已忘万里封侯志,但忆千回上树时。
朝雨池塘光潋滟,暮烟楼观碧参差。
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
初春
谁把鹅黄染柳丝,似催邻曲踏青期。
已忘万里封侯志,但忆千回上树时。
朝雨池塘光潋滟,暮烟楼观碧参差。
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鹅黄:一种黄色,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开始。
- 邻曲:邻居的歌声或乐声,常常是人们社交互动的一部分,也是节日或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
- 踏青期:春游或郊游的好时节,人们喜欢在此时外出赏花、游园,享受春天的美好。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这里可能比喻志向高远但暂时难以实现的抱负。
- 封侯:古代指获得高级军衔,也常用来形容人功成名就或地位显赫。
- 千回:多次,强调次数之多。
- 上树时:童年时期或春天时,经常与自然亲近的活动。
-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用于形容早晨雨后阳光照射下的水面。
- 暮烟:傍晚时分的烟雾或薄雾,常常给人以朦胧美感。
- 紫姑:古代神话中的厕所神祇,此处用其形象暗指女子的形象。
- 休去:停止,不再继续做某事。
- 自知: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同时蕴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初春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验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