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尽朱颜白尽头,杜门亦复弊貂裘。
断鸿影外玉关月,病骥嘶中青海秋。
孤坐向空书咄咄,闲吟随处送悠悠。
如虹壮气终难豁,安得云涛万里舟。

【注释】

暮秋遣兴二首:秋天的傍晚,诗人抒发感慨而作的诗。遣兴:抒写情怀,借以排遣愁绪。杜门:闭门谢客。弊貂裘(bié dào qiú):穿破旧的貂皮大衣。玉关月:指玉门关外的月亮。病骥嘶中青海秋:病弱的马在长风呼啸中发出嘶叫声,映衬出青海边地的苍凉景色。孤坐向空书咄咄,闲吟随处送悠悠:孤独地坐着写作、吟诵,感叹自己的壮志豪情难以实现。安得云涛万里舟:怎能有像云和浪涛一样壮阔的万里行船呢?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暮秋时抒发感慨之作。前一首诗写自己年老色衰,虽闭户杜门,却仍穿着旧衣裘;后一首诗则通过描写自己在长风呼啸的青海边地中独行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改尽朱颜白尽头,杜门亦复弊貂裘”,意思是说:岁月无情人衰老,红颜已换白发多,即使闭门不出,依然身着敝旧的貂衣。“改尽”,意谓年光已逝,青春不再,形容自己容颜衰老,红颜变白发。“亦复”,也。“弊”,破。“裘”,皮衣。“白尽头”,即白发到头。“杜门”,闭门,不出。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自叹衰老,虽已闭门谢客、不与人交往,但依然身穿破旧的貂皮袍子,可见其穷困潦倒之状。

“断鸿影外玉关月,病骥嘶中青海秋”,意思是说:断鸿影外玉关月,疾风劲草生。病骥嘶中青海秋,千里思归程未休。诗人以断鸿、病骥比喻自己。“断鸿影外玉关月”,写诗人独自行走于青海边地,遥望玉关之外的月光,心中不禁泛起阵阵凄凉之感。“病骥嘶中青海秋”,则是说自己虽身患疾病,但却仍坚持着千里迢迢的行程,没有停歇下来,表现出他不甘屈服、奋发图强的精神。“青海”点明地点,表明诗人远赴西北边疆。这两句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孤坐向空书咄咄,闲吟随处送悠悠”,意思是说:独坐书房,挥毫泼墨,写下许多诗句,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漫步在山野间,随意吟咏,表达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孤坐向空书咄咄”,意谓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挥笔疾书,写出许多愤慨不平的诗句。“书咄咄”,指读书写字,用笔疾如风的样子。“随处送悠悠”,“悠悠”,这里指飘忽不定的意思,表示诗人心情郁闷,思绪纷繁,无法安定下来。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所作诗篇内容的具体说明。从这四句看可知,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既感到孤独寂寞,又充满激情与愤慨。

“如虹壮气终难豁,安得云涛万里舟”,意思是说:如虹般的壮志豪气终究难以施展,怎样才能乘着云帆驾起万里行舟呢?诗人以“如虹”比喻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气,以“云涛”喻指万里行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坎坷的感叹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这两句是对诗人一生经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