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老去尚何言,除却翻书即灌园。
处处移蔬乘小雨,时时拾砾绕颓垣。
江乡地暖根常茂,旱岁虫生叶未繁。
四壁愈空冬祭近,更催稚子牧鸡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种蔬》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老翁老去尚何言,除却翻书即灌园。
老翁年纪已高,但仍然在翻书学习知识。除了读书,他还会亲自参与灌溉花园的工作。处处移蔬乘小雨,时时拾砾绕颓垣。
无论在哪里种植蔬菜,都要趁着细雨天气。同时,也会捡拾碎石,环绕着破败的围墙。江乡地暖根常茂,旱岁虫生叶未繁。
由于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而在干旱的年份,虫子会滋生导致叶子不够繁密。四壁愈空冬祭近,更催稚子牧鸡豚。
家里越来越空荡,冬天祭祀的时候也即将来临。因此需要催促小孩子去放养家禽家畜。
注释和赏析:
- “老翁老去尚何言”:“老翁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老年学者的敬意。
- “除却翻书即灌园”:“除了阅读书籍之外,我还喜欢亲自参与劳动,比如灌溉花园。”这句描绘了诗人勤奋务实的生活态度。
- “处处移蔬乘小雨”, “时时拾砾绕颓垣”**:“我在各种地方都种植蔬菜,并且总是利用好每一滴水。”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勤劳朴实的生活习性。
- “江乡地暖根常茂”:“由于江边地区气候温暖,我的植物长得十分茂盛。”反映了诗人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
- “旱岁虫生叶未繁”:“在干旱的年份,虫子会增多,导致叶子不够繁密。”这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灾害的关注和思考。
- “四壁愈空冬祭近,更催稚子牧鸡豚”:“家里越来越空荡,冬天祭祀的时候也要到了。因此需要催促孩子去放养家禽家畜。”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家庭生计和传统习俗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老翁在寒冷的冬季中种植蔬菜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于传统的尊重。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和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