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元不吝光阴,付与书生遂本心。
老已为民犹学问,向虽作吏半山林。
百年断稿传三世,一日晴窗抵万金。
努力更思恢道术,酒杯虽把不须深。
解析:
- 天公元不吝光阴,付与书生遂本心。
- 注释:“天公”即上天或自然,“元”是开始或原始的意思,这里指自然的赐予。“光阴”指的是时间、岁月。“付与”意为给予,这里是自然赋予的时间和机遇。“书生”指的是读书人或学者。“遂本心”意味着顺从自己的内心意愿,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 赏析:诗人感慨上天不吝啬地给予他宝贵的时间和机会,他决定抓住这些时光去追求自己的学问,遵循自己内心的愿望去做事情。
- 老已为民犹学问,向虽作吏半山林。
- 注释:“已”表示已经,“作”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担任或者从事。“民”指的是百姓或普通人。“尚”是仍然的意思。“学问”通常指学术研究或学问。“山林”指的是隐居的地方,通常用于形容隐士生活。
- 赏析:诗人表示虽然他已经成为了官员,但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就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在山林中过着隐居的生活,继续进行学术研究。
- 百年断稿传三世,一日晴窗抵万金。
- 注释:“百年断稿”可能指的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作品,“断稿”表示中断了写作。“传三世”指的是作品流传了三代,家族或代代相传。”一万金”可能是用来形容价值非常高,非常珍贵。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价值超过了千金之重,值得世代传承。
- 努力更思恢道术,酒杯虽把不须深。
- 注释:“努力”表明需要加倍的努力。“恢道术”可能是指恢复或发扬自己的道术、学问。“酒杯虽把”意味着即使喝酒也不需要过度放纵。
- 赏析:诗人表达了即使要享受生活,也要保持节制,不要过于沉溺于酒和其他娱乐。
综合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赋予的机会时的态度和决心,即使在成为官员后,依然不忘初心,坚持追求自己的学术和研究。诗中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以及个人品德的坚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态。整首诗语言朴素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