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
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注释】

陋巷:指简陋的居所,比喻贫困的环境。朱门:红色的大门,指富贵之家。调鼎:古代烹调技艺,这里借指为官。野褐:原指贫贱之士的衣饰,这里泛指平民。珥貂:古时官员冠冕上的装饰物,貂尾。露电:闪电。渔樵:渔民和打柴人,泛指平民百姓。消:消磨。

【译文】

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有什么值得感叹的呢!即使是富贵人家也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平民百姓中也有先祖曾是宰相的人,平民中有出身高贵的人。明白了生死是同一线,那么富贵荣华也比不上渔樵之乐。千年后回头看看这一切,都是陈迹,不消沉于酒杯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写“感事”。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对贫富贵贱的看法,认为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没有什么值得感叹的。诗人认为即使富贵人家也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接着写平民百姓中有先祖曾是宰相的人,平民中有出身高贵的人。诗人认为平民百姓中有出身高贵的人也是正常现象,因为“若悟死生均露电”。诗人用“若”字设问,表明自己对生死有深刻的认识,即死亡与生俱来,没有区别,因此无论贫富贵贱都应坦然面对。接下来写平民百姓中有先祖曾是宰相的人,平民中有出身高贵的人。诗人用“先世”二字突出了这些平民百姓的出身高贵。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人生哲理的认识。诗人认为生死是同一线,那么富贵荣华也比不上渔樵之乐。诗人认为富贵荣华是短暂的,不如渔樵之乐来得长久。最后一句说千年后回头看看这一切,都是陈迹,不消沉于酒杯之中。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光,不能沉迷于酒色之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富贵荣华的淡然处世理念。诗人通过对贫富、贵贱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