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
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
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
    释义:长时间躺在床上,生活贫困而劳累,何必担忧扫尽仓库里的东西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出路。这里的“太仓陈”指的是仓库里的粮食或物资,诗人用它来象征生活中的资源和财富。

  2. 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释义:我的脸比饭粒还要瘦,我的肚子饿得像柴桑一样。
    赏析:这句诗以比喻手法描绘了诗人的贫苦生活状态。诗人将自己的脸形容得瘦削如同饭粒,而肚子却像柴桑那样饿得难受,形象地展现了他生活的艰辛。

  3. 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
    释义:祭祀用的牺牲(牛羊猪鹿)难道不应该用来断木头吗?江湖深处还有那么多贫穷的鱼虾。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匮乏的感慨以及对穷人生活的同情。他认为即使是祭祀所用的牺牲也应该用于有用之处,而不应浪费在无用的事物上。同时,他也关注到社会上还有许多贫穷的人们,他们在江湖深处艰难度日。

  4. 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释义:头戴大帽子,身佩长剑的人会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我宁愿穿着破旧的布衣也不换那幅茅屋的头巾。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清贫身份的自豪和坚守。他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本色,不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动摇。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坚韧品质和崇高情操。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残酷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