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
青旆荒寒增酒兴,锦囊零落负诗情。
残芜色衬斜阳远,落叶飞如野鸟轻。
徂岁峥嵘忽如许,雁来又过会稽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题中的“衡门”是指贾岛的居所,位于洛阳东郊,靠近洛河。

逐句释义:

衡门晚眺 —— 衡门:指贾岛的住所。晚眺:傍晚时分远眺。

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 幽居:隐居的生活。端似:就像。玉川生:指晋代的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茅屋支撑不更营:形容生活简朴,无需再修缮。

青旆(pèi)荒寒增酒兴,锦囊零落负诗情。—— 青旆:指高悬在空中的旗子。荒寒:寒冷。锦囊:用丝织品缝制的袋子,用来装诗作或书信。零落:零散。负:辜负。

残芜色衬斜阳远,落叶飞如野鸟轻。—— 残芜:残留的草木。衬:映衬。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野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小鸟。

徂岁峥嵘忽如许,雁来又过会稽城。—— 徂岁:逝去的日子。峥嵘:高大的样子。忽如许:忽然如此。雁来:大雁归来。会稽城: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会之一。

译文:

幽居宛如陶渊明,茅屋虽破仍坚韧。
高悬的旌旗在寒风中飘扬,增添了饮酒的乐趣。
诗囊零落,辜负了满怀诗意。
残留的草木映衬着斜阳,落叶如同野鸟般轻盈。
逝去的时光突然变得如此漫长,大雁归来又经过会稽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贾岛隐逸生活的一个画面。诗的开篇,诗人以“幽居端似玉川生”起兴,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居所,虽然简陋但依然坚韧,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绘高悬的旌旗在寒风中飘扬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饮酒乐趣的渴望。这里的“旌旗”既指古代军队的标志,又象征着诗人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诗囊已经零落,辜负了满怀诗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失落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第四句,诗人描绘了残留的草木映衬着斜阳的景象,以及落叶如同野鸟般轻盈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逝去的时光突然变得如此漫长,大雁归来又经过会稽城。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