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破梅花一两枝,并溪穿坞每归迟。
老躯健似中年日,乡俗淳如太古时。
上疏清狂非复昔,据鞍矍铄欲夸谁。
一端尚被邻翁笑,无事长吟费撚髭。

【注释】

闲游:诗人在闲暇中游赏。

已破梅花一两枝,并溪穿坞每归迟:“已经(破)了两三枝梅花(一、二句),沿着小溪穿山过坞(三四句)。每次回来都走得晚些。”

老躯健似中年日:身体强健得如同中年人一样。(“躯”是人的身体;“健”指健康;“中年”指四十岁上下的人。)

乡俗淳如太古时:乡村风俗淳朴得像远古时代那样。(“淳”指淳朴;“太古”指远古时代。)

上疏清狂非复昔,据鞍矍铄欲夸谁:“向上级朝廷上疏奏请,(我)行为放荡不羁,不像过去那样拘泥于礼法(‘非复昔’)。骑在马上,神采奕奕,气宇轩昂,好像要显耀一番,让谁知道呢?(‘矍铄’指精神旺盛,有生气;‘夸谁’指向别人炫耀。)”

一端尚被邻翁笑,无事长吟费撚髭:“(我的)一点爱好(尚被邻居的老头儿笑话),没事的时候常常长吟(费撚髭指捻胡须,表示沉思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首联“已破梅花一两枝,并溪穿坞每归迟”,写诗人游赏归来,看到溪边有几枝残梅开放,不禁想起当年自己游历四方,历尽艰辛,而归途总是迟迟不回,因而感到欣慰。颔联“老躯健似中年日,乡俗淳如太古时”,写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健壮如中年人,而且乡间的风俗也和远古时代一样纯朴。颈联“上疏清狂非复昔,据鞍矍铄欲夸谁”,写诗人当年向朝廷提出建议,态度豪迈,意气风发。尾联“一端尚被邻翁笑,无事长吟费撚髭”,“一端”是指自己的爱好,即爱吟诵诗歌,这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在当时却被视为“异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崇尚功利,讲究实用的。因此,诗人只好以吟诗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不合时宜”。“无事长吟费撚髭”,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又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自然,意境深远隽永,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